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
你所不了解的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朱晓敏
文章字数:2281
  麻醉恢复室是手术后患者苏醒和恢复的关键场所,承担着确保患者麻醉后安全过渡的重任。麻醉的影响不仅限于意识的丧失,还包括呼吸抑制、循环系统变化、体温调节功能障碍以及术后疼痛等一系列生理反应,因此麻醉恢复室的护理工作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以保障患者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人员的职责涵盖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持续监测、呼吸道管理、疼痛控制、预防和处理恶心呕吐等麻醉后常见问题,同时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以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
  在麻醉恢复室,患者苏醒的过程因麻醉方式、个体差异以及手术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而言,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除需要一定的时间,苏醒过程通常从自主呼吸的恢复开始,随后意识逐渐清晰,直至达到能够进行简单交流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护理工作是维持患者的气道通畅,防止因舌后坠或喉部痉挛导致窒息。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以及血氧饱和度,如发现低氧或呼吸困难,应及时调整体位、给予氧气支持,必要时进行气道管理措施,如使用喉罩或气管插管的患者需在拔管前确保呼吸功能完全恢复。此外,一些患者可能因麻醉作用或个体敏感性出现呼吸抑制甚至短暂性呼吸暂停,此时应立即给予刺激、辅助呼吸,必要时使用拮抗药物促进苏醒。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同样是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的核心之一。麻醉药物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异常或其他循环系统问题,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心律等指标,以便及时识别潜在的循环功能障碍。如患者出现低血压,首先应考虑血容量不足、麻醉药残留效应或手术因素的影响,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补液、调整体位或使用升压药物等措施进行干预。对于存在高血压或心律失常的患者,则需进一步评估是否由疼痛、焦虑或原有心血管疾病诱发,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此外,术后寒战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可能与低体温、麻醉药物代谢、交感神经兴奋等因素有关,不仅会增加氧耗,还可能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因此应采取保暖措施,如使用加温毯、输注温热液体等,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体温。
  术后疼痛管理在麻醉恢复室护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同手术方式和个体耐受度会影响疼痛程度,适当的镇痛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还能减少应激反应、促进康复。常见的镇痛方式包括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神经阻滞以及口服镇痛药等,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评分,评估镇痛效果,并监测镇痛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如过度镇静、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如发现镇痛效果不足,可根据医嘱调整镇痛方案,而对于出现镇痛药副作用的患者,则需及时采取对症处理,如使用拮抗剂、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镇痛方式。
  恶心呕吐是术后常见的不适症状,可能由麻醉药物、手术类型、个体因素等引起,尤其是腹部手术、耳鼻喉手术或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并在术前、术中采取预防措施,如合理选择麻醉药物、术中给予止吐药物等。对于已经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可根据情况给予止吐药,如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等,同时避免患者呕吐物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适当调整体位、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给予心理安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在术后出现躁动、幻觉、定向障碍等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或接受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这可能与麻醉药物的作用、术中低氧、术后疼痛或患者本身的基础疾病有关。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避免其因躁动拔除静脉导管、气管插管或其他医疗装置。如患者表现出明显的不安或攻击性行为,应先排除低氧、低血糖等可逆因素,再根据情况给予镇静药物或加强心理疏导。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短暂性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这通常是暂时性的,但对于高龄患者或伴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需加强随访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
  麻醉恢复室的护理工作还包括对各类术后并发症的监测和预防,如术后出血、深静脉血栓、尿潴留等。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密切关注切口渗血情况,必要时通知麻醉及外科医生,同时提醒患者适时活动下肢,以预防血栓形成。对于长时间卧床或接受下肢手术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凝药物或穿戴弹力袜以降低血栓风险。尿潴留在接受椎管内麻醉的患者中较为常见,可能与神经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或术后疼痛、焦虑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评估膀胱充盈情况,必要时采取导尿措施。
  麻醉恢复室的护理不仅限于生理指标的监测和干预,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术后苏醒期,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因麻醉影响而出现短暂的意识混乱,此时护理人员应给予充分的心理安慰,通过温和的言语交流、提供安全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麻醉恢复期。此外,还需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告知患者的恢复情况,让家属了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应对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担忧。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麻醉恢复室的护理模式也在不断优化,如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推广,使得术后护理更加注重多学科协作、个体化管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康复进程。未来,智能监测设备、精准镇痛技术等新兴手段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高麻醉恢复室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安全、舒适的术后体验。
  总之,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涵盖了生命体征监测、呼吸管理、疼痛控制、术后并发症预防以及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专业技能和敏锐的观察力,以确保患者在麻醉苏醒过程中保持安全、舒适并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的康复治疗。只有通过科学的护理管理和全方位的照护,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术后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使他们尽快恢复健康。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