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党组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领导力研究
刘志远
文章字数:1519
  摘要:本论文深入探讨了党组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展现出的卓越领导力。通过对其背景、具体表现以及提升策略的全面分析,揭示了党组织在这一伟大事业中的核心作用和关键意义,强调了不断强化党组织能力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性。
  关键词:党组织;中国式现代化;领导力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议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迈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时期,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顺利推进。
  一、党组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领导力表现
  (一)凝聚共识能力

  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党组织通过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引领,有效地凝聚了全民族对现代化建设的共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形成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组织协调能力
  党组织拥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高效的运行机制,能够跨区域、跨部门协调各类资源,形成推进现代化的强大合力。通过设立专项工作组、联动机制等,确保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的有效落地执行,解决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升级等,体现了高超的组织动员和资源配置能力。
  二、提升党组织领导力策略与途径
  (一)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1.强化教育培训
  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培训体系,不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修养,还要注重提升专业技能和国际化视野,确保党员干部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实施定期轮训、在线学习、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计划,培养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2.严格选拔任用机制
  建立健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导向,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实绩和潜力,打破论资排辈,为年轻有为的干部提供成长空间。实施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行问责调整,激发队伍活力。
  (二)完善组织制度与机制
  1.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同时确保决策的高效执行。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明确权责划分,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个人专断和滥用职权。
  2.优化工作流程
  简化行政程序,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于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决策、有效应对。实施项目化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强化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估,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增强与群众的联系性
  1.深入基层调研
  建立常态化的党员干部下基层制度,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使政策制定更加贴近民生实际。
   2.提升服务效能
  构建多元化、便捷化的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平台,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和满意度。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三、结论
  党组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领导力。其卓越表现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然而,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和挑战,党组织必须持续提升自身能力,不断强化领导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中国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应认识到,提升党组织的领导力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需要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就而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