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版
发布日期:
老龄化背景下心脑血管疾病管理与大健康融合策略研究
蔡舸
文章字数:1531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快速推进,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问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心脑血管疾病作为老年人群的主要健康威胁,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均构成了巨大负担。在此背景下,大健康理念的提出,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通过将心脑血管疾病防控与大健康理念相结合,可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推动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老龄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性
  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脑血管疾病是最显著的表现之一。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血管硬化、血脂异常、血压波动等问题更加普遍,使得中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急剧上升。同时,老年患者多病共存现象普遍,疾病管理难度较大,医疗资源和护理服务的需求也显著增加。
  这一背景下,传统的疾病防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一方面,单一的药物治疗无法全面覆盖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全流程;另一方面,患者和家庭的经济压力加剧,对社会公共资源的要求更加紧迫。因此,必须转变健康管理的理念,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将疾病的防控与健康促进相结合,形成综合化的健康管理模式。
  二、大健康理念与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融合
  大健康理念以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为核心,强调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的促进。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控中,大健康理念的融合不仅丰富了健康管理的内涵,也为老龄化社会的健康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首先,大健康理念主张从预防入手,减少疾病发生率。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是关键举措。例如,通过社区健康讲座和线上健康课程,提升老年人群的健康认知水平。推广健康饮食、定期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习惯,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其次,大健康理念强调医疗服务的综合化和连续性。从疾病筛查到治疗、康复,再到长期健康管理,大健康理念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例如,建立基于社区的健康管理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健康监测、慢病管理和心理咨询服务。
  最后,大健康理念注重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的整合。政府可以通过优化医疗保险制度、增加基层医疗投入等方式,为老年人群提供更有保障的医疗服务。通过搭建多部门协作平台,整合医疗、康复、养老等多方面资源,形成健康管理的合力。
   三、心脑血管疾病与大健康融合发展的策略路径
  要实现心脑血管疾病与大健康理念的深度融合,需要从技术、服务和政策等多方面入手,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
  首先,技术创新是融合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其中的重点方向。通过AI驱动的健康数据分析平台,构建老年人群健康档案,实施精准化的健康干预。可穿戴设备与AI结合,不仅可以实现个体健康的实时监测,还能通过数据共享推动公共健康管理的智能化。
  其次,服务模式的优化是关键路径。以社区为中心构建健康服务网络,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群提供个性化、便捷化的健康管理。利用远程医疗技术,实现偏远地区老年人的医疗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健康差距。
  第三,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是保障措施。政府应加大对人工智能和健康服务产业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同时,加强老年健康政策的完善,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公平、优质的医疗服务。通过跨部门协作机制,推动医疗、养老、社会服务一体化发展。
   四、结语
  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已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健康理念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从全生命周期出发,结合科技创新和健康服务优化,可以更高效地降低疾病负担,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未来,政策制定者、技术开发者和医疗工作者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构建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健康管理体系,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