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徽文化对安徽省高校留学归国人员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价值及途径
张黎黎
文章字数:3501
  摘要:留学人员作为高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新焦点。为了做好留学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共同奋斗的政治领导力,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新的解决策略,以适应新形势、解决新挑战。包括利用徽文化资源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合徽文化的特点来改进教育方法,以及依托徽文化的平台来拓宽教育渠道。通过深入研究徽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以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从而推动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思政工作,并为安徽省的人才战略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徽文化;留学归国人员;高校;思政引领
  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方、集聚力量的重要策略,其根基在于文化共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发展和广泛团结人民,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海外留学人员的数量和规模显著增长,高校逐渐成为留学归国人员的主要聚集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留学人员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政工作新的着力点。为了有效地开展这一群体的思政工作,必须强化思想政治的引导,确保能够正确引导和团结他们,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作为高校人才的一部分,留学归国人员对高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校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同时也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了解这一群体的思想趋势,加强思想上的引导,并探索留学归国人员思政工作的有效实践路径,已经成为当前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徽文化的内涵和思政价值
  徽文化起源于古徽州地区,涵盖了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等地,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其内容广泛覆盖哲学、经典研究、历史学、医学、艺术等多个学科,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深奥的知识体系。徽文化与敦煌学、藏学并称,成为中国地方文化的三大显学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
  徽文化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独特特质,在规范传统政治秩序、维持家庭伦理和塑造个人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源泉,徽文化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治国理政的价值理念、增强文化自信和担当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必须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深入挖掘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要求、具有深厚历史根基和广泛现实基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徽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历史背景,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资源。徽文化中所蕴含的积极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和道德规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通过这些资源,可以有效地引导留学归国人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同时促进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二、深化理解,拓宽徽文化传承途径
  徽文化中的诚信、勤奋、尊师重教等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通过思政教育将这些价值观念传递给留学人员,助力他们在海外生活中保持积极正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徽文化中的历史典故、哲学思想和社会伦理,深化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增进对徽文化精神内涵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与文化素养。有助于他们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坚守原则,展现中国青年的优良形象。
  徽文化中所蕴含的进取精神和实践传统,激励着留学人员在学习与工作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徽商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敬业和奋斗是根本原因之一。这种务实开拓的精神在商业实践中形成,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3]。这种精神能够助力留学人员在海外学术和职业发展中保持竞争力,还能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应用于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徽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为留学人员提供了强大的文化自信。这成为他们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文化、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和传承徽文化,留学人员能够更加自信地向世界介绍中国,推广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传达中国的声音,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三、全面覆盖,构建全程全方位工作格局
  徽文化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体现在高校留学人员管理的全过程,旨在最大程度地整合各方资源,提升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徽文化不仅可以在当代社会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发展,也为留学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支持,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徽文化倡导的终身学习和个人修养理念,激励留学人员不断学习、积极进取,以适应世界快速变化的趋势和国际竞争的挑战,同时也推动他们在个人和专业领域实现持续的成长和发展。
  徽文化的形成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其包容性和开放性有助于留学人员在海外适应多元文化环境,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鼓励留学人员参与徽文化的创新实践,例如设计文化创意产品、策划徽文化传播方案等。开展徽文化相关活动,如庆祝传统节日、体验传统手工艺等。组织归国人员参与徽文化的实地考察和社区服务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留学人员的文化体验,也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互动性,提升了教育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在这一过程中,留学人员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徽文化的内涵,还能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与传播中,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与践行者。这样的全方位工作格局,不仅提升了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为推动文化自信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与时俱进,加强共同奋斗政治引领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国际视野。对于徽文化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科学地审视和吸收其精华,同时批判性地分析其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通过辩证地取舍和创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
  科技手段为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是高校留学人员在海外维护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增强自身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在线平台等现代传播工具,将徽文化的知识和魅力传播到世界各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保存和研究徽文化,还能使留学人员即使身处海外也能便捷地学习和传播徽文化,保持与中华文化的紧密联系。此外,通过设立创新基金、举办创新竞赛等方式,为留学人员的创新实践提供支持和激励,使他们更深刻地体验和理解徽文化的深厚底蕴,促进徽文化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芒,成为联结中外友好交流的重要桥梁。
  五、厚植根基,强化思政教育资源建设
  在数字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徽文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数字媒体、在线教育平台和虚拟仿真技术,为留学人员提供丰富多元的徽文化学习资源和沉浸式互动体验[4]。建立徽文化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整合电子图书、文献资料和多媒体素材等资源,为教学和学习提供丰富的材料,扩大教育覆盖面,确保教育资源的广泛性和普惠性。科技的赋能不仅使徽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而且能够激发留学人员对徽文化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同时,科技手段也能够为徽文化的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如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文化传播策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扩大徽文化的影响力,满足留学归国人员的学习和成长需求。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将徽文化的精华融入思政教育中,提升留学归国人员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增强他们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实现徽文化对安徽省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思政引领价值。同时,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荣誉感的认同,为高校思政引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中,勉励留学归国青年应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和服务人民为己任,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和坚定文化自信上取得新的成就。徽文化的丰富内容和价值与思想引领工作的要求高度契合。在思政引领的全过程中,有机地融入徽文化精髓,深化对徽文化的认知,拓展其在新时代的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确保这些理论成果能够指导实践,推动文化自信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魏彬.高校归国留学人员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研究[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3):74-79.
  [2]易明芳,吴兆云.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逻辑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池州学院学报,2018,32(2):131-134.
  [3]蒋婉莹,吴秀云.徽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途径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99-103.
  [4]王怡航.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文化学刊,2020,(11):120-123.
  基金项目:铜陵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统战研究专项“徽文化对高校留学归国人员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价值及途径研究”(2023tlxytz05)
  作者单位:铜陵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