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伦理阐释和养成路径
邓雨涵
文章字数:2719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教育家精神,强调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的重要论述,是对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为造就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
  一、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
  教育家精神体现在其独特而深刻的教育理念上。教育家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拥有前瞻性的教育视野,能够洞察时代变迁对教育的影响,并据此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例如,教师可能倡导全人教育,强调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或者推崇终身学习理念,鼓励学生不断探索新知。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家们展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教师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不断探索更加高效、有趣的教学模式。教师敢于挑战传统,不拘泥于固有的教育框架,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灵活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
  教育家精神还体现在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上。教育家们深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有道德、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教师努力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尊重和理解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教育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关注社会变迁对教育的影响,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努力推动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行动,传递着正能量和价值观,成为社会的楷模和引领者。
  教育家们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以保持教育的先进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教育家们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教师深知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真正的教育引领者。教师通过阅读、研究、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
   二、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伦理意蕴
  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是教育领域内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它体现了教育家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
  第一,教育家精神体现在坚定的理想信念上,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精神的灵魂,体现了教育者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从伦理维度看,它要求教育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教育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这种理想信念的坚守,是教育家精神在伦理层面的高尚体现。
  第二,教育家精神是道德情操的伦理典范。“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教育家精神的又一重要伦理维度。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教育家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这要求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良好的道德风尚引领社会风尚。这种道德情操的展现,是教育家精神在伦理层面的具体实践。
  第三,教育家精神体现在“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上。这要求教育者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伦理维度看,这种育人智慧体现了教育者对学生的深切关怀和尊重,是教育者以仁爱之心践行教育使命的具体表现。教育者通过启发学生的智慧、滋润学生的心灵,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教师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教育家精神体现躬耕态度的伦理坚守。“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教育家精神在伦理层面的又一重要体现。这要求教育者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育的热爱,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教育者还应具备求是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五,教育家精神饱含仁爱之心的伦理情感。教育家精神中的“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伦理情感的重要体现。这种仁爱之心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上,还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投入上。教育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的力量和价值,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第六,教育家精神是弘道追求的伦理使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教育家精神在伦理使命层面的体现。教育家不仅关注本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具备国际视野和人类情怀,致力于推动全球教育事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教师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三、新时代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伦理向度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与爱国情怀相融合。新时代教育家精神首先体现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爱国情怀上。教育家们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繁荣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把服务党、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作为最高追求,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要坚守道德情操与师德修养相统一。教育家们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师德修养,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教育家们注重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胸怀天下为公的关切,去示范教育人格的高尚与纯粹。
  三是要推动育人智慧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新时代教育家精神还体现在卓越的育人智慧和因材施教上。教育家们具备启发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总之,教育家们通过扎实的学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是要保持躬耕态度与求是创新相协同。教育家们展现出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教师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不断更新知识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家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五是要肩负仁爱之心与无私奉献相统合。新时代教育家精神还体现在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上。教育家们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乐于从事教育工作,并具备甘于奉献的精神。教师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是要坚持胸怀天下与弘道追求相统一。教师关注全球教育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教育家们以文化人,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高校师生伦理关系构建研究”(编号:JAS2018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