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的策略与实践
袁雅茹 阿布都沙拉木·阿地力 杜佳雯
文章字数:327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重要意义,明确将基层党组织打造为党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高校院系党组织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前沿阵地,在强化政治引领、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作用重大,对于推动国家科技教育发展、实施人才战略及构建创新型国家进程中至关重要。为提供符合人民期望的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巩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大力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当前,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需创新党建理念、丰富建设内容、提出新的建设标准。
   一、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需明确的关键问题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育优秀人才的关键力量,承担着将学校党委决策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学生事务发展、服务师生的重要使命。为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与战斗堡垒作用,需明确以下关键要点:
  (一)确立紧扣核心、服务全局的工作导向。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围绕学校中心任务规划建设路径,以本单位工作成果衡量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与执行力,达成核心业务与党建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目标。切实贯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要求,关键在于深入理解并坚决执行。“围绕”意味着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不能脱离实际;“服务”表明党建工作应提供积极支持,而非成为负担或阻碍。要避免学习教育与日常工作脱节及以工作繁忙为由忽视组织建设这两种极端情况,坚持形式与内容一致,处理好具体任务与整体方向的关系,确保基层组织建设与学校核心工作和发展目标紧密相连,使工作既有全局观又有重点,让党建工作切实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
  (二)建立党政协作、共同负责工作体制。实现高等教育机构卓越发展需打造优秀领导团队和基层组织。高校应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职责范围,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党政领导在职责范围内担当决策、善于管理,加强沟通理解,党组织落实党和国家方针及学校党委决策,支持行政领导工作并融入党的工作。院系层面党政联席会议对促进沟通、科学决策至关重要。同时,党政一把手要同心同德、默契配合,确保团结信任、默契协作,构建强有力领导核心,具备良好政治素质等,坚持团队合作,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分享信息、坚持民主集中制,与不同意见同事合作,克服困难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三)加强制度规范,构建健全的保障体系。制度规章是实践智慧的结晶,为日常运作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标准。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作用,必须注重建立和完善党总支的运作机制,降低工作中的不确定性、主观性和任意性。基层党组织应严格遵循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相关制度规定,实施基层党组织的职责范围、党政领导的工作机制和决策流程,优化工作程序,强化民主决策的理念。实施工作责任制,坚持定期的考核与评估,确保监督和检查机制的有效实施。通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党员与群众的联系、党员教育管理以及评选表彰等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党性意识,激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操作细则,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使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作用得到有效实施。
  二、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逐步向基层领域延伸拓展,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改革进程持续深入推进,大学内部的治理结构亦处于不断优化与完善的进程之中,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力度得以显著增强,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效能也相应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于政治领导维度而言,着重强化了院系党政领导班子的整体建设水平,并切实推动责任落实机制的有效施行;在政治教育层面,积极致力于创新教育平台载体以及教学方法手段,全力引导广大师生群体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就政治凝聚与吸纳范畴来讲,通过规范相关流程路径,大力吸引青年师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加入其中;在政治监督领域,持续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显著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与责任意识,进而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尽管如此,鉴于当前面临的一系列全新挑战与更高要求,高校院系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仍需在如下多个关键方面予以进一步的强化与提升:
  政治领导方面:高校院系层面治理机构多样,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有待充分发挥。存在党组织议事决策制度执行欠缺、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意识和执行力度不够、基层组织运作不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实施有挑战、党支部“三会一课”活动质量不高、部分教师党支部书记重业务轻党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形式需多样化及毕业生党支部召开难且质量不高问题。
  政治教育方面:提升政治教育生动性鲜活性的方法思路有待加强。部分高校党组织在主导意识形态、掌握话语权方面有提升空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对不当言论行为引导纠正不及时,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政治教育方法单一,需结合学科特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模式,提升师生政治意识和理论水平并指导实际行动。
  政治凝聚与吸纳方面:方法思路有待加强,部分高校党组织主导思想和掌握话语权有待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不深入,对不当言论行为应对不足,教育手段单一,需结合学科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方式,增强师生政治意识和理论素养并指导实际行动。
  政治监督方面:院系党内政治生活需更严格,政治生态需更清洁,政治文化需更有氛围。高校党委指导力度需加强,部分院系党组织负责人重视不够,领导班子政治建设不足,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纪律和党风廉政教育需加强。需探讨党政负责人承担首要责任、执行“一岗双责”,培育积极党内政治文化,优化政治生态促进教风学风建设。
  三、新时代增强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实践路径
  立足新发展阶段,增强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完善政治建设体制机制,引领保障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政治制度建设,提升治理效能。为增强院系党组织的政治领导能力,必须优化集体领导机制,明确党政职责分工,建立协调高效的治理模式。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确保行政团队、教学研究平台和学术机构遵循党的指导原则运作,群团组织则要有效联系和服务师生。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需制定并执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方案,规范议事规则,确保党组织在重大决策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在关键项目和平台上建立党组织,保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规章制度,确保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致性。
  (二)强化政治责任,提高执行力度。高校党委需指导院系党组织制定并执行从严治党任务清单,通过监督和问责机制,提升责任意识和执行能力。院系党组织应细化工作指标,优化责任追究体系,定期审视关键任务,明确各层级职责,并强化对“一岗双责”的履行。组织生活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以及对“三会一课”等制度的监督,是提升组织生活质量的关键。教师党支部应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学生党支部则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实践中。
  (三)强化党员干部担当,提升政治推动力。院系党组织的领导和支部书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需要不断提升其政治素质和责任感。通过精确选拔、细致培养和严格管理,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实践和监督。宣传和激励措施要强化示范作用,关心和支持党务工作者,表彰优秀者,提高他们的发展机会,激发师生共同进步。
  (四)强化政治生态建设,增强政治文化软实力。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态有着深远影响。要积极培育和推广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传承和弘扬党的精神财富。通过加强网络平台的正面宣传,结合师德师风和学风建设,创造优质的文化内容和品牌,发挥政治文化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关注师生需求,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提供精神动力。
  高校院系党组织在新时代肩负重大政治责任和使命。通过加强创新党建,能更好发挥政治领导、执行、凝聚和推动作用,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政治保证。未来应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治理结构,强化责任落实,提升政治监督力度,培育积极健康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基金项目: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调研课题“强化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研究”(XDY2024ZX024-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新疆工程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