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美丽乡村:淮南市乡村人居环境景观优化与路径思索
文章字数:2627
摘要: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背景下,依据“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研究,尊重淮南市乡镇发展历史、经济模式、乡土文化的现状进行乡村人居环境景观优化与路径探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村类型,构建科学的乡村景观规划指导原则与路径内容,探索适应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新模式,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人居环境;景观优化;路径内容
一、“美丽乡村”建设背景
(一)研究背景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2015年至今,党中央先后出台多项乡村建设指导性文件,指出乡村建设的重点是环境整治与美丽宜居,构建一个生态和谐、居民安心的乡村环境,鼓励地方政府进行创新,走出适合本地乡村发展的建设方向与实践路径。
乡村作为农村最基层的行政结构单位,是农村建设的核心。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文中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农村建设中乡村问题具有特殊性以及鲜明的地域色彩。应以乡村建设的全局视阈进行乡村人居规划切实解决乡村问题,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建立科学的乡村景观规划指导原则和实施内容。
(二)淮南市乡村现状
淮南市下设90个乡级政区、830个村民委员会,农村人口为110.72万人。从淮南市的农村现状看,乡村建设明显存在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经济模式上基本以第一产业为主,延续传统的生产模式,缺乏有针对性的经济发展指导。农村现有留存人口,受周边发达省市影响,农村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乡村现有留守人口以老人孩童为主。乡村规划上,村庄规划布局凌乱无序,基础设施建设仍在发展阶段,公共设施形式单一,乡村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与管理模式。同时,受传统煤炭能源开发与生产的影响,临矿村庄部分土地农田塌陷、县乡村道的道路路基局部损坏且修缮滞后、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乡村人居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发展
早在公元前300年我国学者就提出了人居环境的理念。先秦时期《尚书·禹贡》以及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都是从区域观念规划进行人居环境思考。《商君书·徕民篇》阐述了土地利用整体规划思想需合乎水土保持原则。《淮南子·主术训》中“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录处者农,地宜其事……”更是强调应遵循自然界的生态发展规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地尽其利。
19世纪以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伴随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芒福德以人为中心的区域观、自然观等理论的产生而不断发展。希腊建筑师道萨迪亚斯提出的“人类聚居学”,以乡村和城市的不同聚居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化研究。我国学者吴良镛以道氏理论为基础,对人居环境开展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内容和方法论等。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乡村发展落后等问题的出现,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成为重点。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国内不少学者开始针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我国乡村人居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和各要素间的影响,为淮南市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提供依据和经验。
三、淮南市乡村人居环境景观优化与路径内容
(一)景观优化的实施过程
淮南市具有特殊的煤炭开发与能源生产的历史经济特征,乡村分布与经济模式因其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历史演变过程各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乡村特征,具有鲜明的乡村群落的文化特性,乡村景观规划建设必须以尊重为前提进行区别设计。同时,乡村人居环境景观优化也要充分尊重乡村经济结构特点、乡村社会结构格局、乡村伦理道德思想。
根据淮南市现有乡村类型分为三个区域:城镇近郊乡村、矿区周边乡村以及塌陷区、下属乡镇。分别选取三个区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乡村进行分析。分析包括整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面,涉及到经济结构模式、人居环境、文化形态等多个方面,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理论量化分析:景观规划与产业发展间的协调关系、景观规划在改善农民人居环境上的作用体现、景观规划在环境协调与资源节约以及提高村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方面的体现、景观规划如何尊重地方文化传统,延续地域人文特色。
成立调研组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深入到已经进行过农村建设规划的乡村对既有规划进行评估,全局考察人与环境关系的处理、建筑结构模式与群落文化间的协调、农民主体性发挥等问题的设计处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处理较好方案进行归纳总结。考察中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化梳理:现有乡村建设确立的美丽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是否科学合理、能够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整体的规划过程中,是否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与需求,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乡村习俗;注重规划性的合理性,将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有机结合,做到生产与生活关系、城镇与乡村关系、点与面关系、主体与主导关系的协调。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对比分析法,理论上充分运用传统文化观、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区域科学、环境承载力理论、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理论及循环经济理论等理论对乡村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乡村类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共通性,提出差异解决办法。
(二)路径原则及内容
乡村人居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以生态优先、整体发展为路径原则,具体实施内容是: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环境,修复并改造自然环境中土壤、水质、空气污染等问题,美化乡土生态的整体环境;乡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治理与提升方面,针对乡村村落布局的不合理、污水排放、道路错杂、环境卫生差、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进行综合整治,不能孤立片面而忽略相互间影响与整体性,且规划应是长远性、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文旅为主题的景观规划设计也是美丽乡村人居景观的新内容。挖掘乡村独有的乡村文化、民俗节日、民间技艺等,说好乡村文化故事、体验乡村民俗活动与传统技艺,做好乡村文旅融合的景观设计实践。各级政府与职能部门应出台相关的乡村建设的政策与法规,政策的支持能激发地方乡村建设的活力,法规的完善能合理地规范建设的内容,保护乡村权益。鼓励社会与周边社区居民以及乡村周边企事业单位,发挥社会公共意识,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全民参与共同发展。同时,建立乡村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后续维护和持续更新优化。长效的管理机制能制定相关管理内容和责任条款,保障美丽乡村建设良性有序发展。长效的乡村景观综合评价体系,让社会人士、周边社区居民、村民、游客都能参与到乡村景观的体验评价、需求改进、信息反馈中去,不断改进优化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
项目基金:本文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淮南市为例”阶段性成果(AHSKQ2019D100)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人居环境;景观优化;路径内容
一、“美丽乡村”建设背景
(一)研究背景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2015年至今,党中央先后出台多项乡村建设指导性文件,指出乡村建设的重点是环境整治与美丽宜居,构建一个生态和谐、居民安心的乡村环境,鼓励地方政府进行创新,走出适合本地乡村发展的建设方向与实践路径。
乡村作为农村最基层的行政结构单位,是农村建设的核心。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文中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农村建设中乡村问题具有特殊性以及鲜明的地域色彩。应以乡村建设的全局视阈进行乡村人居规划切实解决乡村问题,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建立科学的乡村景观规划指导原则和实施内容。
(二)淮南市乡村现状
淮南市下设90个乡级政区、830个村民委员会,农村人口为110.72万人。从淮南市的农村现状看,乡村建设明显存在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经济模式上基本以第一产业为主,延续传统的生产模式,缺乏有针对性的经济发展指导。农村现有留存人口,受周边发达省市影响,农村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乡村现有留守人口以老人孩童为主。乡村规划上,村庄规划布局凌乱无序,基础设施建设仍在发展阶段,公共设施形式单一,乡村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与管理模式。同时,受传统煤炭能源开发与生产的影响,临矿村庄部分土地农田塌陷、县乡村道的道路路基局部损坏且修缮滞后、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乡村人居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发展
早在公元前300年我国学者就提出了人居环境的理念。先秦时期《尚书·禹贡》以及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都是从区域观念规划进行人居环境思考。《商君书·徕民篇》阐述了土地利用整体规划思想需合乎水土保持原则。《淮南子·主术训》中“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录处者农,地宜其事……”更是强调应遵循自然界的生态发展规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地尽其利。
19世纪以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伴随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芒福德以人为中心的区域观、自然观等理论的产生而不断发展。希腊建筑师道萨迪亚斯提出的“人类聚居学”,以乡村和城市的不同聚居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化研究。我国学者吴良镛以道氏理论为基础,对人居环境开展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内容和方法论等。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乡村发展落后等问题的出现,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成为重点。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国内不少学者开始针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我国乡村人居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和各要素间的影响,为淮南市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提供依据和经验。
三、淮南市乡村人居环境景观优化与路径内容
(一)景观优化的实施过程
淮南市具有特殊的煤炭开发与能源生产的历史经济特征,乡村分布与经济模式因其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历史演变过程各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乡村特征,具有鲜明的乡村群落的文化特性,乡村景观规划建设必须以尊重为前提进行区别设计。同时,乡村人居环境景观优化也要充分尊重乡村经济结构特点、乡村社会结构格局、乡村伦理道德思想。
根据淮南市现有乡村类型分为三个区域:城镇近郊乡村、矿区周边乡村以及塌陷区、下属乡镇。分别选取三个区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乡村进行分析。分析包括整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面,涉及到经济结构模式、人居环境、文化形态等多个方面,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理论量化分析:景观规划与产业发展间的协调关系、景观规划在改善农民人居环境上的作用体现、景观规划在环境协调与资源节约以及提高村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方面的体现、景观规划如何尊重地方文化传统,延续地域人文特色。
成立调研组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深入到已经进行过农村建设规划的乡村对既有规划进行评估,全局考察人与环境关系的处理、建筑结构模式与群落文化间的协调、农民主体性发挥等问题的设计处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处理较好方案进行归纳总结。考察中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化梳理:现有乡村建设确立的美丽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是否科学合理、能够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整体的规划过程中,是否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与需求,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乡村习俗;注重规划性的合理性,将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有机结合,做到生产与生活关系、城镇与乡村关系、点与面关系、主体与主导关系的协调。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对比分析法,理论上充分运用传统文化观、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区域科学、环境承载力理论、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理论及循环经济理论等理论对乡村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乡村类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共通性,提出差异解决办法。
(二)路径原则及内容
乡村人居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以生态优先、整体发展为路径原则,具体实施内容是: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环境,修复并改造自然环境中土壤、水质、空气污染等问题,美化乡土生态的整体环境;乡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治理与提升方面,针对乡村村落布局的不合理、污水排放、道路错杂、环境卫生差、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进行综合整治,不能孤立片面而忽略相互间影响与整体性,且规划应是长远性、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文旅为主题的景观规划设计也是美丽乡村人居景观的新内容。挖掘乡村独有的乡村文化、民俗节日、民间技艺等,说好乡村文化故事、体验乡村民俗活动与传统技艺,做好乡村文旅融合的景观设计实践。各级政府与职能部门应出台相关的乡村建设的政策与法规,政策的支持能激发地方乡村建设的活力,法规的完善能合理地规范建设的内容,保护乡村权益。鼓励社会与周边社区居民以及乡村周边企事业单位,发挥社会公共意识,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全民参与共同发展。同时,建立乡村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后续维护和持续更新优化。长效的管理机制能制定相关管理内容和责任条款,保障美丽乡村建设良性有序发展。长效的乡村景观综合评价体系,让社会人士、周边社区居民、村民、游客都能参与到乡村景观的体验评价、需求改进、信息反馈中去,不断改进优化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
项目基金:本文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淮南市为例”阶段性成果(AHSKQ2019D100)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