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制胜法宝
卢华杉
文章字数:2534
  摘要:城乡关系事关“两个大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开启了正确处理城乡关系的新纪元,并根据每个时期不同的社会实际与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城乡发展战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发展之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处理城乡关系的重要经验,对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乡融合;城乡关系;制胜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深入探索城乡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城乡关系、科学指引城乡发展方向,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了党百年历史上的突破性成就与伟大飞跃。在党百年奋斗的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城乡关系先后经历了“城乡对立”“城乡分治”“城乡互动”“城乡融合”等阶段。中国共产党根据每个阶段城乡关系的具体特征、社会具体实际和未来发展目标,依次实施了“农村包围城市”“农村支援城市”“城市反哺农村”“城乡融合发展”等城乡发展战略,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文化的城乡发展道路[1]。在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城乡关系、科学探索城乡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充满了值得借鉴与复制的伟大经验。总结其伟大经验并守正创新,对解决当前中国城乡发展问题,推进城乡融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处理城乡关系的根本保障
  历史的实践与经验充分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今天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也是正确处理城乡的根本保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动广大工人、青年、农民、妇女开展革命运动,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广大人民力量,成功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系列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严重风险和严峻挑战,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稳定了城乡分治局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慢慢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逐步覆盖,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关系[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迎来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历史实践一次次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日强大的中国。
  二、坚持树立人民至上理念是处理城乡关系的价值取向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制定城乡发展战略中也必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贯穿其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城市和广大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并在广大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依靠广大农民武装力量,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起了人民的红色政权、让广大人民翻身做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奋力建设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努力让农民吃得饱饭、让工人抬得起头,最终使广大人民从生活在一穷二白的新生国家到大步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为了广大人民实现富起来的伟大目标,积极在农村和城市实行改革开放,制定和实施不同的城乡发展政策,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提升了人民的文化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成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推动新型城镇化,持续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人民利益、增进民生福祉。
  三、坚持着眼民族复兴全局是处理城乡关系的关键方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城乡关系时锚定的关键方向,这是党肩负的使命所决定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城市工人运动和农民革命中深刻认识到当时中国城乡关系的特点与矛盾,放弃“城市中心”革命论,重新选择在广大农村开展农民革命,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推动现代化建设,利用农村支援城市的方式,以城乡分治的模式,推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让新生政权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农村改革开始,再到城市改革,城市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果又回流乡村,促进了城乡要素流动,进一步夯实了民生基础,[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努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完善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四、坚持尊重基层实践探索是处理城乡关系的有效途径
  始终坚持尊重基层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城乡关系的有效途径,同时这也是将基层实践有效上升转化为顶层设计科学路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革命实践中推动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积极发挥地方实践的首创精神,团结全国广大农民,实施农村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使得农村大量粮食产品流入城市支持现代工业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党敏锐发现地方改革的成功经验并及时将地方实践经验成功推广到全国,渐进推动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引领全国守正创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经验,开拓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继续推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
  参考文献:
  [1]唐任伍.中国共产党百年城乡关系探索[J].人民论坛,2021(36):33-37.
  [2]虞崇胜.坚定制度自信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双向互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4(8):40-45.
  [3]王宝贵.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程、逻辑和意义[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2,23(6):32-36.
  [4]李楠,李源峰.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J].思想理论教育,2018(9):20-25.
  作者单位:中共丹棱县委党校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