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以新媒体平台推进社会科学普及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字数:255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社会科学普及亟需发挥其先导者、促进者作用,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展现其新担当新作为。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凭借其独特的吸引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信息传播更为生动、直观且富有互动性,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形态与手段,深刻地改变着信息传播的生态环境和格局。新媒体平台则是指基于新媒体技术,为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一系列具体应用。为此,必须加强新媒体平台与社会科学普及的融合,以此全面提升社会科学普及效果。紧跟新媒体平台发展的时代前沿,以社会科学普及高质量发展,促进公众人文素养提升,为社会文明发展赋能。
一、以新媒体平台推进社会科学普及事业的机遇
开展社会科学普及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受众广、时效快、互动性强的优势。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精神文明需求,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人文素质。从社会科学普及的目的出发分析,社会科学普及的对象必然是全体人民群众。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发展迅猛,以新媒体平台为传播手段开展社会科学普及不仅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而且基本实现了社会科学普及对象全民化的目标。随着新媒体平台用户数量的急剧膨胀,社会科学普及在传播推广方面的重重障碍也将被冲破。为实现提升全民人文素养这一目标,以新媒体平台为载体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已刻不容缓。
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是一项全方位、深层次、互联互动的动态系统工程。新媒体平台依托其卓越的互动功能,为广大社会公众构筑了一个随时随地获取多元新闻资讯、畅谈个人见解的开放空间。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公众能够在新媒体平台上实现即时的沟通与互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应积极发挥新媒体平台强大的互联技术功能,制作出更具交互性、更针对公众需求的社会科学普及作品,从而有效提高社会科学普及效果。
二、以新媒体平台推进社会科学普及事业的挑战
在新媒体平台上,社会科学普及知识的传播面临着监管难度日益增加和信息碎片化的严峻挑战。新媒体平台以其内容的海量性与更新的快速性著称,这无疑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信息的爆发式增长,监管部门难以实现对所有信息实时、全面的审查,网络监管工作面临巨大压力。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主要体现在信息的短暂性、零散性和非系统性上。社会科学知识往往被简化为一些简短的观点、结论,而缺乏对其背后复杂的社会背景、历史渊源和理论体系的深入剖析,易使得公众对社会科学知识产生误解和偏见。
三、以新媒体平台推进社会科学普及事业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内容创新力度,提升社会科学普及的竞争力。立足优势,利用机遇。通过深入挖掘社会科学知识的丰富内涵,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创作出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普及作品。首先,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内容的创新需要紧跟时代脉搏,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和公众关切的问题。通过分析当前社会的热点事件和公众关心的话题,创作出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普及内容。其次,创新还需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利用新媒体平台,结合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使社会科学普及更加生动有趣,更好地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提高其学习社会科学的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数据库,减少信息孤岛。利用优势,化解威胁。首先,使用好高校、党校、部队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五路大军”,整合多方资源,打破区域限制,使用信息技术搭建社会科学知识数据库。在深化社会科学知识传播与研究的征途上,不仅要充分激活并优化“五路大军”的潜能,还需进一步拓宽视野,探索交流与合作。其次,通过构建跨地域的“社会科学资源数据库”,引入各地区最新的研究成果、理论观点及实践案例,丰富社会科学数据库的内容,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实地经验的交流融合。实现省市县三级社会科学联、各地高校、各类科研院所资源的整合,最大限度优化社会科学资源。
(三)化解人才困局,打造社会科学普及专业性人才队伍。把握机遇,改善劣势。社会科学普及对象的全民化迫切需要构建一支融合专业精英与专兼职骨干且具备扎实社会科学普及能力的综合性工作队伍。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队伍建设,可从三方面着手。首先,进一步优化社会科学普及人才的发展环境,确保工作者的职业发展路径畅通,并合理设定专兼职科普工作者的职称评审和聘用标准,激发社会科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其次,精心培育兼备社会科学知识和信息技术传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打造一批信息技术传播技能和社会科学知识兼长的精锐力量。最后,整合现有资源,社会科学工作者需主动与当地融媒体中心合作,借助融媒体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力量,着力弥补信息技术人才短缺的不足,打造云端、指尖等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新阵地,实现宣传普及效果的最大化。
(四)加强线上法律监管,营造良好的社会科学普及环境。克服劣势,规避威胁。针对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监管难题,需要多主体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加以应对。各类互联网企业和平台应当加强对社会科学普及信息审核和管理机制,严格把关发布内容的真实性,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同时,监管机构必须加强线上线下统一监管体系建设,促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监管工作。综合运用柔性约束与刚性监管手段,推动网络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最后,加大对互联网信息的监管力度,借助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置虚假信息。强化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让虚假信息传播者付出应有的法律责任,以震慑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深刻把握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独特优势,积极利用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外部条件,以及社交媒体高度交互性的有利契机,通过增强社会科学普及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搭建社会科学资源数据库、营造良好社会科学普及氛围等措施,充分释放社会科学普及的强大动力与效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自治区“天山英才”培养计划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和新疆文化名家项目“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人才”项目“新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探索与实践”(KPRC2023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一、以新媒体平台推进社会科学普及事业的机遇
开展社会科学普及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受众广、时效快、互动性强的优势。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精神文明需求,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人文素质。从社会科学普及的目的出发分析,社会科学普及的对象必然是全体人民群众。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发展迅猛,以新媒体平台为传播手段开展社会科学普及不仅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而且基本实现了社会科学普及对象全民化的目标。随着新媒体平台用户数量的急剧膨胀,社会科学普及在传播推广方面的重重障碍也将被冲破。为实现提升全民人文素养这一目标,以新媒体平台为载体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已刻不容缓。
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是一项全方位、深层次、互联互动的动态系统工程。新媒体平台依托其卓越的互动功能,为广大社会公众构筑了一个随时随地获取多元新闻资讯、畅谈个人见解的开放空间。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公众能够在新媒体平台上实现即时的沟通与互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应积极发挥新媒体平台强大的互联技术功能,制作出更具交互性、更针对公众需求的社会科学普及作品,从而有效提高社会科学普及效果。
二、以新媒体平台推进社会科学普及事业的挑战
在新媒体平台上,社会科学普及知识的传播面临着监管难度日益增加和信息碎片化的严峻挑战。新媒体平台以其内容的海量性与更新的快速性著称,这无疑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信息的爆发式增长,监管部门难以实现对所有信息实时、全面的审查,网络监管工作面临巨大压力。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主要体现在信息的短暂性、零散性和非系统性上。社会科学知识往往被简化为一些简短的观点、结论,而缺乏对其背后复杂的社会背景、历史渊源和理论体系的深入剖析,易使得公众对社会科学知识产生误解和偏见。
三、以新媒体平台推进社会科学普及事业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内容创新力度,提升社会科学普及的竞争力。立足优势,利用机遇。通过深入挖掘社会科学知识的丰富内涵,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创作出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普及作品。首先,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内容的创新需要紧跟时代脉搏,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和公众关切的问题。通过分析当前社会的热点事件和公众关心的话题,创作出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普及内容。其次,创新还需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利用新媒体平台,结合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使社会科学普及更加生动有趣,更好地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提高其学习社会科学的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数据库,减少信息孤岛。利用优势,化解威胁。首先,使用好高校、党校、部队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五路大军”,整合多方资源,打破区域限制,使用信息技术搭建社会科学知识数据库。在深化社会科学知识传播与研究的征途上,不仅要充分激活并优化“五路大军”的潜能,还需进一步拓宽视野,探索交流与合作。其次,通过构建跨地域的“社会科学资源数据库”,引入各地区最新的研究成果、理论观点及实践案例,丰富社会科学数据库的内容,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实地经验的交流融合。实现省市县三级社会科学联、各地高校、各类科研院所资源的整合,最大限度优化社会科学资源。
(三)化解人才困局,打造社会科学普及专业性人才队伍。把握机遇,改善劣势。社会科学普及对象的全民化迫切需要构建一支融合专业精英与专兼职骨干且具备扎实社会科学普及能力的综合性工作队伍。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队伍建设,可从三方面着手。首先,进一步优化社会科学普及人才的发展环境,确保工作者的职业发展路径畅通,并合理设定专兼职科普工作者的职称评审和聘用标准,激发社会科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其次,精心培育兼备社会科学知识和信息技术传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打造一批信息技术传播技能和社会科学知识兼长的精锐力量。最后,整合现有资源,社会科学工作者需主动与当地融媒体中心合作,借助融媒体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力量,着力弥补信息技术人才短缺的不足,打造云端、指尖等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新阵地,实现宣传普及效果的最大化。
(四)加强线上法律监管,营造良好的社会科学普及环境。克服劣势,规避威胁。针对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监管难题,需要多主体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加以应对。各类互联网企业和平台应当加强对社会科学普及信息审核和管理机制,严格把关发布内容的真实性,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同时,监管机构必须加强线上线下统一监管体系建设,促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监管工作。综合运用柔性约束与刚性监管手段,推动网络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最后,加大对互联网信息的监管力度,借助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置虚假信息。强化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让虚假信息传播者付出应有的法律责任,以震慑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深刻把握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独特优势,积极利用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外部条件,以及社交媒体高度交互性的有利契机,通过增强社会科学普及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搭建社会科学资源数据库、营造良好社会科学普及氛围等措施,充分释放社会科学普及的强大动力与效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自治区“天山英才”培养计划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和新疆文化名家项目“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人才”项目“新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探索与实践”(KPRC2023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