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筑梦健康新农村,开启全民健康新时代
张晶 王洋华 刘源
文章字数:1719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健康成为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重要支撑。新时代的农村不仅追求经济发展,更注重健康福祉的提升。通过全方位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正逐步提高,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开启了全民健康的新时代。因此,健康乡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民健康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必然。
  关键词:乡村振兴;健康乡村;全民健康
  一、构建健康劳动市场,助力产业繁荣发展
  健康的劳动市场是推动产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不仅能够高效地配置资源,还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优质发展,进而推动技术的进步与产业的升级。因此,加强劳动市场法规建设,为降低劳动者流失率创造公平、公正的用工环境,促进企业生产稳定性,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其次,为保证劳动者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增强个人竞争力,必须加大对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投入,促进建立终身学习机制。此外,为了应对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政府要促进多元就业模式的发展与倡导灵活用工与创新创业,以形成丰富多层次的就业形态,满足经济结构的需要。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支撑整个行业生态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产业的持续繁荣提供稳固的人力资源保障并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二、优化环境治理策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趋突出,迫切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手段加以应对。首先,要健全农村环境治理的法制框架,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责任作出明确的界定。其次,要促进政府与农民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激发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环境治理工作中去。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开展以环境教育为主的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另外,要采取分层分类的治理办法,结合各地农村自身特点及污染程度的不同,对农村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与改善。对污染严重的地方,应采取集中治理的措施;对环境状况较好的村庄,可引导其逐步向绿色发展方向转型,以改善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三是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投资,运用多元化的融资手段引入市场机制,提高环境治理的资金供给和运用效率,建立长效的环境治理机制,通过定期的考核和反馈不断对治理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进而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以上举措,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提升农民健康素养,促进健康观念的转变
  农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在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尤为关键。健康素养既涵盖了健康基础知识,也涵盖了个人对健康信息的获取能力、认识能力、评价能力和应用能力。所以,在农村地区,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健康教育,对农民转变卫生观念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首先,政府要在开发符合农村特点的健康教育教材和资源的同时,加大对农村健康教育的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健康教育活动规范化、系统化。其次,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形式,拓宽农民群众获取健康信息的途径,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创建网上健康知识传播平台,让农民群众轻松获取科学健康知识。此外,鼓励农民参与种植健康食品等社区卫生活动和实践,建立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合,深入挖掘地方传统医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可针对广大农村群众对现代健康观念的认同和接受程度,通过培养健康志愿者和社区卫生工作者作为健康传播的“纽带”,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另外,可结合开展健康评价及个性化指导工作,对广大农村群众从被动接受信息逐步向主动参与健康管理转变,切实提升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村群众主动参与卫生管理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以及促进健康观念的转变,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建立高效的健康教育机制,才能最终达到提高农村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