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增强基层党建作用的有效路径研究
闫晨阳
文章字数:1787
  摘要: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现阶段,农村基层党建作用的发挥仍然存在着诸如党组织自身建设存在短板、引领产业振兴的能力不足、创新治理体系的深度不够、塑造乡风文明的力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应该从加强完善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经济发展引领力、增强善治善成的本领、下足凝聚人心的功夫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增强基层党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基层党建;农村基层党组织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增强基层党建作用的必要性
  党中央对农村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是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来实现的,没有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就没有党领导下农村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基层党建最鲜明的政治底色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其建设状况和功能发挥的有效程度直接影响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通过贯彻落实党对农村发展做出的各项方针、政策,实现党对农村的有效领导,进而有利于巩固党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另一方面,乡村振兴工作归根到底来说是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布局,乡村振兴工作的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社会整体的发展态势。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以统筹各方面利益、着力服务于国家整体利益为重任,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增强农村基层党建作用的对策
  (一)找准乡村人才振兴的着力点

  人才是兴邦之大计、乡村振兴之主力,没有人的参与,乡村振兴便无从谈起。当前,为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优质人才外流的窘境,必须坚持党建引领的政策导向,以党建为突破点,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为落实“十四五”时期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发展任务贡献力量。加强党建引领,促使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缓解偏远地区用人紧张状况,为乡村建设打好人力基础。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党建的作用为人才工作聚力,促进党建工作和人才工作相结合,引导人才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引进人才是基础,留得住人才才是根本。要完善待遇保障制度并落实到位,让回乡建设的新青年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实际工作中,心无旁骛。
  (二)注重调动农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农民参与乡村产业的发展是乡村产业得以长远、快速发展的关键。因此,要找到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的密切联系,调动农民参与农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乡村产业发展依靠农民、农民依赖乡村产业发展致富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乡村产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农民拥有就近致富的渠道,因此,在产业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农户的参与度要着重调动起来,找准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户增收联系的关键点,帮助农户致富,从而减少乡村人才外流,缓解乡村产业发展缓慢的局面,为乡村振兴预留人才和物质基础。一方面,要通过利益联结机制的调整和完善,让资源和资产、资金和股金、农民和股东完成转化,形成企业和农户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建立国家现代化示范区,培育新型农民,构建乡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帮助农民群众克服传统的、消极的“等、要、靠”思想的侵蚀,让他们真正通过劳动获得长远的致富本领,以此挖掘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改进乡村治理
  乡村治,则社会安;社会安,则国家稳。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农村社会面临着深刻的调整和变革,新情况、新问题也会不断地出现。疫情防控对乡村来说既是一次考验,也是改进乡村治理的契机。乡村治理重在善治善成和效能的最大化。首先,改进乡村治理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让农民群众感受到组织引领、民主参与的获得感、幸福感。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做好调查研究和实际考察工作,认真研究乡村治理工作中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与时俱进,提升乡村治理的实效性。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引导群众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在换届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让乡村治理在民主的氛围中得到善治。最后,要做好乡村治理方式的创新工作,紧跟时代步伐。要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提高治理的效率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动乡村社会由管理型向现代治理型社会转变。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