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内容与新要求
(一)新内容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现实案例和丰富的素材。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阐述,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目标和路径等,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历史使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等六项重大原则,为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
(二)新要求
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及时将全会精神纳入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最新的政策和发展动态。注重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认同全会精神,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融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面临的挑战
(一)现状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等。
(二)挑战
如何将抽象的全会精神转化为通俗易懂、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避免空洞说教。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对全会精神的兴趣和参与度。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融入全会精神,确保教育效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方面
深入挖掘全会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契合点,将全会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融入到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讲解经济制度时,结合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在阐述民主政治时,引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等。及时更新教学案例,选取与全会精神相关的典型事例,如改革创新的成功案例、民生改善的具体举措等,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如与具体思政课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融合。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与基本国情出发推进改革,这正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从物质基础出发推动社会变革的观点。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在社会变革动力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致力于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更好适应,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践行,旨在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促进社会的持续演进。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坚持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以问题为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辩证思维、历史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找准改革的突破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与社会的稳定和谐,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新时代改革实践中的生动体现。再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融合,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全会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决策部署,为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提供了坚实基础。例如,强调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可融入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中,使学生明白公平、正义、诚信等道德品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法治角度来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和任务,这与法治教育的理念高度契合。在教学中,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阐释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法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的不可替代作用,从而树立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将思想道德的提升与法治素养的培育有机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方面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思考全会精神在实际中的应用;小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加深对全会精神的理解;角色扮演则能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拟仿真实验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制作关于全会精神的微视频等,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改革成果展览、参与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全会精神的实践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使教师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模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育环境营造方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主题讲座、文化活动、展览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全会精神的熏陶。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教育作用,与家长、社会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教育合力。如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与全会精神相关的学习资料、文章、视频等,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强教育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环境营造等方面采取有效的策略,将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培养出具有正确政治方向、高尚道德品质、扎实专业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4年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JGJX241042)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2024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学院建设研究》(2024ZCY359)阶段性成果之一。
张维维系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副教授;汪洋系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副研究员,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长春大学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