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过程体裁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文章字数:2149
摘要: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始终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针对“重结果轻过程”的课堂现状,本文将依托“过程体裁教学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写作教学效果进行实证探析。研究结果表明,过程体裁教学法的应用从语言、结构和内容三方面显著提高了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法;同伴互评
一、过程体裁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
过程体裁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鉴赏语言知识、语境知识、写作目的和写作技巧等要素,将写作的过程融入课堂,从构思、起草、修改到编辑,激发学生对于不同问题和写作过程的认识,带领学生产生想法、汇集数据、完成习作并反馈修订。与传统的结果型教学法相比,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从课堂活动上体现交互性,加速新知识的架构。第二,从写作环节上体现过程性,关注写作步骤的实施。第三,从主题内容上体现系统性,形成完整连贯的写作课程体系。
二、过程体裁教学法的实施
基于过程体裁法,针对不同话题开展5次系统性的教学任务,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体裁点津,鉴析范例。
甄选体裁文章,协同剖析范文。笔者选取《高中英语上教版必修二》unit2中阅读文本。首先,教师带领学生通读例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明确体裁,提炼内容结构,发掘范文亮点。
(二)头脑风暴,拓展思维。
布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构思。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笔者引领学生分别从正反立场构思论点和论据,形成思维导图。利用图式构思内容的同时,化抽象为具象,及时弥补思维盲点,查漏补缺。在学生汇报中,出现有所疏漏的论点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链“Why”“What”“How”激发学生思考,拓展对议题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三)独立写作,共定量规。
独立撰写文章,共同制定标准。教师在评价前可以选取几篇习作为例,引导学生从语言、结构、内容三方面思考习作的优缺点,即设计量规的条目。在学生指出同伴习作亮点或不足时,教师及时把控准确性。一方面,量规的商定为师生评价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读者意识,向更优秀写作成果迈进。
(四)师生互评,动态调控。
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评”是教学的核心,对写作过程的反馈是一种促进学生写作、有效监控写作过程的支持手段[3]。教师选取学生部分习作后,开展同伴和教师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实时管控跟进。肯定学生习作与同伴评价的亮点,引导学生形成互补意识与竞争意识。
三、结果和讨论
经过54天的教学实践,共进行了5次议论文过程体裁写作任务训练。为探究其有效性,本研究开展习作对比分析,借助LancsBox,Range,Antconc和Minitab四个软件统计数据,研究学生的写作发展情况。
1.词汇发展变化
(1)词汇复杂性
词汇复杂性是评估词汇丰富性的四个指标之一。表1呈现的是学生在前测和后测中不同级别词汇的使用情况。在前测中,学生习作最常用的1000词、次常用 1000 词、学术词汇和其他词汇的使用率均值为84%,4.90%,3.33%,6.80%。后测中的学生作文在这四个维度中均存在显著差异。如图所示,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的高频词减少,低频词增加,而学术词汇比例也有明显提升。作文分数与最常用 1 000 词使用比率呈负相关[2]。而低频词汇量和学术词汇量的增加表明学生应用更丰富的词汇,写作能力有所提升。
(2)词汇密度
由于TTR受语料库大小的影响,标准类符形符比(STTR)成为比较不同语料库时所参考词汇密度的重要指标。经过几次的协作学习,学生的词汇密度有了显著的增长。与前测相比,后测词汇密度有所提高(t=-8.49, p=0.001<0.05)。
2.句长发展变化
如表3所示,学生们后测作文在句长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t=-5.57,p=0.005)。具体来看,简单句比例减少,复杂句比例增加。所以,经过过程写作教学,学生句法复杂度提升,语法能力显著加强。
四、启示与反思
本研究证实了过程体裁法对学生写作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语言、结构、内容三个维度都有显著提高。通过实践,过程体裁写作在实施中需要具备以下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推动过程教学的发展需要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1]。教师从教学者转变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加讨论、独立写作和生生互评,积极推动写作过程的运用。同时,当学生在课堂上的观点可能有偏颇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引导,抓住合适的时机提供脚手架,引导学生克服困难,保证课堂的质量。
(二)多元动态性原则
跳出传统终结性评价的窠臼,基于多元动态评价方式开展生生互评,群策群力。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商定标准,交换观点,增强读者意识,减弱写作畏难情绪和焦虑感,调动写作兴趣。
(三)教学评一体性原则
“评”是写作教学的关键。通过共同协定“量规”,重新审视作品,自主调控,以“评”促“学”。同时,基于学生在实时评价中的产出,教师可通过引导性的问题链适当介入,提高写作课程的实效性,以“评”促“教”。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实证研究对过程体裁法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落实与发展提供了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今后的研究可考虑进一步增加样本数量,扩大课程群体,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74-81.
[2]吕慧俭.基于语料库的身体量词英汉对比及翻译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DOI:10.27643/d.cnki.gsybu.2018.000363.
[3]吴启虹.过程体裁法指导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22,45(01): 26-31.
作者系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二级教师
关键词: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法;同伴互评
一、过程体裁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
过程体裁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鉴赏语言知识、语境知识、写作目的和写作技巧等要素,将写作的过程融入课堂,从构思、起草、修改到编辑,激发学生对于不同问题和写作过程的认识,带领学生产生想法、汇集数据、完成习作并反馈修订。与传统的结果型教学法相比,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从课堂活动上体现交互性,加速新知识的架构。第二,从写作环节上体现过程性,关注写作步骤的实施。第三,从主题内容上体现系统性,形成完整连贯的写作课程体系。
二、过程体裁教学法的实施
基于过程体裁法,针对不同话题开展5次系统性的教学任务,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体裁点津,鉴析范例。
甄选体裁文章,协同剖析范文。笔者选取《高中英语上教版必修二》unit2中阅读文本。首先,教师带领学生通读例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明确体裁,提炼内容结构,发掘范文亮点。
(二)头脑风暴,拓展思维。
布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构思。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笔者引领学生分别从正反立场构思论点和论据,形成思维导图。利用图式构思内容的同时,化抽象为具象,及时弥补思维盲点,查漏补缺。在学生汇报中,出现有所疏漏的论点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链“Why”“What”“How”激发学生思考,拓展对议题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三)独立写作,共定量规。
独立撰写文章,共同制定标准。教师在评价前可以选取几篇习作为例,引导学生从语言、结构、内容三方面思考习作的优缺点,即设计量规的条目。在学生指出同伴习作亮点或不足时,教师及时把控准确性。一方面,量规的商定为师生评价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读者意识,向更优秀写作成果迈进。
(四)师生互评,动态调控。
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评”是教学的核心,对写作过程的反馈是一种促进学生写作、有效监控写作过程的支持手段[3]。教师选取学生部分习作后,开展同伴和教师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实时管控跟进。肯定学生习作与同伴评价的亮点,引导学生形成互补意识与竞争意识。
三、结果和讨论
经过54天的教学实践,共进行了5次议论文过程体裁写作任务训练。为探究其有效性,本研究开展习作对比分析,借助LancsBox,Range,Antconc和Minitab四个软件统计数据,研究学生的写作发展情况。
1.词汇发展变化
(1)词汇复杂性
词汇复杂性是评估词汇丰富性的四个指标之一。表1呈现的是学生在前测和后测中不同级别词汇的使用情况。在前测中,学生习作最常用的1000词、次常用 1000 词、学术词汇和其他词汇的使用率均值为84%,4.90%,3.33%,6.80%。后测中的学生作文在这四个维度中均存在显著差异。如图所示,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的高频词减少,低频词增加,而学术词汇比例也有明显提升。作文分数与最常用 1 000 词使用比率呈负相关[2]。而低频词汇量和学术词汇量的增加表明学生应用更丰富的词汇,写作能力有所提升。
(2)词汇密度
由于TTR受语料库大小的影响,标准类符形符比(STTR)成为比较不同语料库时所参考词汇密度的重要指标。经过几次的协作学习,学生的词汇密度有了显著的增长。与前测相比,后测词汇密度有所提高(t=-8.49, p=0.001<0.05)。
2.句长发展变化
如表3所示,学生们后测作文在句长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t=-5.57,p=0.005)。具体来看,简单句比例减少,复杂句比例增加。所以,经过过程写作教学,学生句法复杂度提升,语法能力显著加强。
四、启示与反思
本研究证实了过程体裁法对学生写作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语言、结构、内容三个维度都有显著提高。通过实践,过程体裁写作在实施中需要具备以下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推动过程教学的发展需要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1]。教师从教学者转变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加讨论、独立写作和生生互评,积极推动写作过程的运用。同时,当学生在课堂上的观点可能有偏颇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引导,抓住合适的时机提供脚手架,引导学生克服困难,保证课堂的质量。
(二)多元动态性原则
跳出传统终结性评价的窠臼,基于多元动态评价方式开展生生互评,群策群力。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商定标准,交换观点,增强读者意识,减弱写作畏难情绪和焦虑感,调动写作兴趣。
(三)教学评一体性原则
“评”是写作教学的关键。通过共同协定“量规”,重新审视作品,自主调控,以“评”促“学”。同时,基于学生在实时评价中的产出,教师可通过引导性的问题链适当介入,提高写作课程的实效性,以“评”促“教”。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实证研究对过程体裁法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落实与发展提供了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今后的研究可考虑进一步增加样本数量,扩大课程群体,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74-81.
[2]吕慧俭.基于语料库的身体量词英汉对比及翻译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DOI:10.27643/d.cnki.gsybu.2018.000363.
[3]吴启虹.过程体裁法指导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22,45(01): 26-31.
作者系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