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自媒体时代下的舆论心理分析
刘书含
文章字数:2592
  从自媒体兴起,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方式及其形态较之传统媒体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治理的难度和强度日益上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出“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职能,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的要求。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管理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自媒体”的概念被广泛接受,源于2003年美国一份名为WeMedia的研究报告,其定义为“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WeMedia”该词传入中国,被翻译为“自媒体”。“media”既可译为媒介(强调途径),也可译为媒体(强调以网络新技术进行自主信息发布的个体传播主体)。新华社更是直接使用“self-media”作为英文的回译,这显示在中国的语境中,自媒体更注重“自主”和“主体”的含义。
  自媒体的“主体”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网络中的网民个体,他们的主体身份可以是传播者或受众,还兼具追随者、反对者、沉默者、调和者等多重角色,他们凭借网络平台、各类软件工具进行信息的自主传播;二是因网络意见聚集形成的群体,具有同向的观点和共性的反应。自媒体主体的心理内容和特征将对网络参与行为和整体网络舆论生态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由于这两者的心理内容和特征既有区别,又有交叉重叠的部分,可从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认知、情绪、意志进行分析。
  认知的有限性:关注危机和群体极化
  正如认知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所说:“同人类所生活环境的复杂性相比,人类的思维能力非常有限”,人类的思维过程受有限理性的指导,特别是处于信息爆炸的网络空间中,个体有限的心理资源要应用到要求迅速行动的情境里,注意和判断的过程都会有所取舍。
  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自我保护的倾向会促使我们更加关注威胁到生存和安全的信息,而非带来愉悦或满足的事件。作为个体在传播或接受信息时,注意的焦点更加集中在关乎危机、引致负面情绪的内容上,引发舆论的突发事件大部分均符合此项特点。同时,为了应付某些特定的情境,个体也会产生特定的认知结构,这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称之为“图式”,主体会对同一类客体或活动的基本结构进行抽象概括,形成认知的框图,进而构成个体相对稳定的关于自己和世界总体的态度体系和价值观念。当遇到新的情境时,大脑中的相关图式会被激活,帮助主体去理解和解释这些信息。
  每个个体认知图式的形成会有先天和经验的差异,但在社会的层面来说,也具备一定的共性。在舆论事件中,具有共性图式的群体会集聚起来,形成较为统一的公众意见,自媒体的即时表达和积极互动以迅猛之势造就了这个过程。根据群体极化的理论,群体讨论使群体中个体成员所持观点更趋极端,本存差异的认知图式的个体自愿或被迫让位,倒向强势意见一方,“异质化”的声音逐渐消失,自媒体的自主主体特征也会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更加保守或更加激进的意见在舆论中将占据主导位置。
  情绪的辐射性:需求满足和风向预示
  情绪作为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是个人知觉到的独特处境反应,如果内部或外部环境产生了不平衡的状况,个体就会产生了各种需要。需要得不到满足,负面情绪相应而生,促使个体采取行动恢复到平衡状态。同时,情绪表达的过程本身也可以达成需求满足的目的。当某一客观事件触发个体心理本已存在的需要,情绪表达和宣泄便成为个体转变成自媒体的动机。
  情绪不仅代表每个主体的自我感受,还具备传达信息、沟通思想的社会功能,拥有共同需要的个体就会通过网络媒介迅速集聚起来,群体内会出现相似类别的情绪感染,例如,针对2011年“7·23甬温线旅客列车特别重大事故”的微博客基本社会情绪研究发现,公众的悲伤在事故发生第二天达到最高,愤怒在第四、五天上升到最高点。在网络舆论中,相似类别的情绪从个体唤醒发展为群体共振,个体情绪的表达聚集为公众情绪的传播,进而形成辐射扩张的状态,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网络自主传播的形式以难以想象的几何倍数速度强化了情绪的辐射性。
  由于情绪既作为自媒体发声的动机,又发挥着传达信息的社会功能,所以从心理视角来看,由个体情绪集聚共振而成的公众情绪的变化也预示着舆论的热度变化和论调走向的状态,情绪成为了舆论发展的风向标。当公众情绪被激发,舆论开始被引爆,当公众情绪出现辐射性传导,舆论开始达到高潮,而当公众情绪的宣泄趋于结束,舆论也随之转移至其他引爆点。
   意志的主动性:个人意识与舆论休眠
  人不仅能对客观世界形成认知,对各类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而且还能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周遭的环境,这种自觉的能动性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意志,是有意识地确定目的,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在关于自媒体的舆论分析中,认知和情绪一直是研究关注的重点,对意志方面少有涉及,主要原因可能是研究者普遍受社会心理学的从众理论影响,认为群体中的个体在舆论浪潮中难以保持有意识的觉察状态,显示出更多被动性而非主观能动性。
  意志与认知、情绪有密切关系,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和控制,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情绪来实现的,反过来,意志的强度有对认知和情绪产生巨大影响。在自媒体中,有两类主体的意志体现是值得注意的。一是具有强烈个人需要的个体,他们可能是事件的当事人或其相关人员,也可能是对事件有深刻认知和感受的其他传播者。例如2016年江歌案件,由于江歌妈妈的坚持发声,在网络上仍然持续受到关注。二是具备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大咖,即拥有较大关注者群体的注意力生产者和关键意见领袖,对思想表达有强烈欲望,对流量有明确目标,本身也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当主体具备强烈的意志体现时,其情绪宣泄的强度和信息交流的持续力度都会通过网络舆论引起深刻的社会影响,而这些影响未必都能产生良好的社会示范。例如,拥有千万粉丝的博主“一个人的莎士比亚”,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争议性话题来获取流量和谋取个人利益,最终被官媒直接点名批评乃至封号。
  尽管引起自媒体关注的网络舆情事件总有结束的一天,但并不意味着对该事件的印象就会消失。相关舆论也许会暂时进入休眠基调中,但与其同时,意志将显示出其主观能动性,主体之前的经验和感情基调会逐步整合到其认知框架并固定下来,当遇到适当的时机时,主体就会重新激活情绪并再次聚集群体,掀起新的舆论效应。
  作者系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助理研究员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