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县域管网,技术创新带动管护更新
文章字数:2311
早上7点刚过,安徽省怀宁县城区幸福小区内,一台头顶高清摄像头的四轮机器人“走”进污水井,它是当地进行管道检测的重要帮手。
怀宁县城,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紧邻合肥都市圈,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县城。县城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拥有常住人口17万余人,财政收入在安徽省各县中处在中等水平。在这样一座县城里,为维系城市正常运行、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地下深埋着近3000公里管网。
“一张图”怎样绘制?用上机器人,快速摸清管网布局
幸福小区内,来自安徽省建设工程测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队员们一边将管道检测机器人放入污水井中,一边操作手中的遥控器。随着机器人深入排水管道,一旁的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管道内部情况。
“这段时间,我们工作队一直在摸排怀宁县城各单位和住宅小区的排水管道情况。”工作队负责人许志祥介绍,通过分析机器人的行走线路和拍摄画面,他们便能把排水管网的位置、走向、管道材质、运行状况等信息弄清楚,进而绘制出全县排水管网图。
“要实现地下管网的有效维护和管理,‘摸清家底’是第一步。”怀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胡鹏介绍,如今,不仅怀宁县城区的排水管网有了电子地图,燃气、供水、电力等相关部门都在不断完善“一张图”,为今后建设、管护提供数据支撑。
一大早,怀宁城乡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电话那头传来消息,皖河路400号路面冒水。询问过后,客户服务中心副主任查云生初步判断为供水管道漏水。
查云生径直走向位于办公楼四层的调度中心。打开供水管网系统,定位到皖河路400号,此处供水管网的埋藏深度、管道材质、管径大小等信息一目了然。有了这些信息,施工人员在现场锁定漏水点位后,直接开挖、迅速处置。
“在我们县城,供水管网建成年代已久。虽然保留了当时的图纸,但随着地面市貌的改变,很难依据图纸找到管网的精确位置。”查云生坦言,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是凭借施工和管护人员的记忆来定位,挖错位置、挖破管道的事时有发生。
为解决这一难题,怀宁城乡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先后两次聘请第三方机构,利用管道机器人等手段对现有供水管网进行摸排,并绘制电子地图。2016年,怀宁城乡供水集团有限公司管网中心成立,承担起对管网地图的更新与运维工作,进一步提升了“一张图”的使用效率。
眼下,在管网中心的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怀宁县城区供水管网地图。记者将鼠标点在任意一段管网上,弹出的信息包括管道类别、材质、管径大小等,还记录有管道的建设时间、使用时间、到期时间、施工单位等。
更新工程怎样统筹?分期分类推进,修复范围更精准
天气炎热,还没有到中午,气温已升至31摄氏度。怀宁县城区振宁路上的一处工作井内,数十名工人早已汗流浃背。但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放管投管、接泵抽浆,每半小时就能将新管道往前推进3米。
“眼下,在怀宁县城,像这样的施工现场共有16处。”怀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用事业和城乡建设股相关负责人汪久旺介绍,2021年,安徽省启动城市体检试点工作,怀宁县入选。“在开展城市体检过程中,我们发现城区排水管网老化,雨污混接严重,雨季积涝点较多。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势必影响居民生活。”2022年,怀宁县实施城区排水系统提质增效项目。
“怀宁县城共有排水管道1180公里。”汪久旺说,考虑到以一个县城的财力,很难担负起一次性对所有管道实施更新,怀宁县决定分期、分类对城区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即率先完成城区排水主管网的修复改造,再将范围延伸并逐步拓展。
“该项目建设涉及面广、点多、工期长、工程量大,且手续办理繁杂,还涉及管养维护、项目移交等事宜。在县城,如何用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完成改造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汪久旺说。为此,怀宁县成立项目工程管理专班,专班成员来自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重点工程建设中心等相关部门,实行集中办公。
在汪久旺看来,专班除了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项目规划进行施工前的再次研判。“前不久,县城管局就提出烟草公司门口属于易涝区,却不在改造范围内,而工会门前已经有两个排水井,却被纳入改造。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对规划进行了调整,以精准施工确保更新高效。”
预报预警怎样做?依托传感器,安全监测关口前移
下午3点,怀宁县海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中控中心,值班人员电脑弹出预警信息,显示屏上红灯开始闪烁。
“工业园雄山路段燃气管道流量出现异常。”接到警报,海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安全科负责人程小明立即通知该路段巡检人员检查。现场查看发现,有施工队在作业时误关了燃气管道上的阀门。
“我们给燃气管道安装了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等智能物联设备,相当于给供气各环节在网上架起了超级摄像机。”程小明说,得益于此,他们能在用户反馈之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过去,对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管网进行巡查,全靠人工,难以全面防控风险。化解这类“看不见”的风险,科技是关键。
国网怀宁县供电公司在运维中发现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处容易出现问题,而这些电缆深埋地下。为了能实时检测其运行状态,他们积极与高校合作,研制出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内部状态检测装置,大大提升了地下电缆运维管理质效和供电可靠性。怀宁城乡供水集团有限公司正在打造的城市供水管网监测平台,实现了对城区700多公里供水管网的实时监测。依托于此,近年来,该公司的供水漏损率已降至9.89%。
“目前,怀宁县城市地下管网智慧化、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管网运行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等监管能力有待提高。”怀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黎昕初表示,下一步将依托城市生命线建设,推进配套建设物联智能感知设备,逐步实现对地下管网运行数据的全面感知、自动采集、监测分析、预警上报,通过数字化手段,切实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李俊杰)
怀宁县城,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紧邻合肥都市圈,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县城。县城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拥有常住人口17万余人,财政收入在安徽省各县中处在中等水平。在这样一座县城里,为维系城市正常运行、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地下深埋着近3000公里管网。
“一张图”怎样绘制?用上机器人,快速摸清管网布局
幸福小区内,来自安徽省建设工程测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队员们一边将管道检测机器人放入污水井中,一边操作手中的遥控器。随着机器人深入排水管道,一旁的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管道内部情况。
“这段时间,我们工作队一直在摸排怀宁县城各单位和住宅小区的排水管道情况。”工作队负责人许志祥介绍,通过分析机器人的行走线路和拍摄画面,他们便能把排水管网的位置、走向、管道材质、运行状况等信息弄清楚,进而绘制出全县排水管网图。
“要实现地下管网的有效维护和管理,‘摸清家底’是第一步。”怀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胡鹏介绍,如今,不仅怀宁县城区的排水管网有了电子地图,燃气、供水、电力等相关部门都在不断完善“一张图”,为今后建设、管护提供数据支撑。
一大早,怀宁城乡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电话那头传来消息,皖河路400号路面冒水。询问过后,客户服务中心副主任查云生初步判断为供水管道漏水。
查云生径直走向位于办公楼四层的调度中心。打开供水管网系统,定位到皖河路400号,此处供水管网的埋藏深度、管道材质、管径大小等信息一目了然。有了这些信息,施工人员在现场锁定漏水点位后,直接开挖、迅速处置。
“在我们县城,供水管网建成年代已久。虽然保留了当时的图纸,但随着地面市貌的改变,很难依据图纸找到管网的精确位置。”查云生坦言,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是凭借施工和管护人员的记忆来定位,挖错位置、挖破管道的事时有发生。
为解决这一难题,怀宁城乡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先后两次聘请第三方机构,利用管道机器人等手段对现有供水管网进行摸排,并绘制电子地图。2016年,怀宁城乡供水集团有限公司管网中心成立,承担起对管网地图的更新与运维工作,进一步提升了“一张图”的使用效率。
眼下,在管网中心的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怀宁县城区供水管网地图。记者将鼠标点在任意一段管网上,弹出的信息包括管道类别、材质、管径大小等,还记录有管道的建设时间、使用时间、到期时间、施工单位等。
更新工程怎样统筹?分期分类推进,修复范围更精准
天气炎热,还没有到中午,气温已升至31摄氏度。怀宁县城区振宁路上的一处工作井内,数十名工人早已汗流浃背。但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放管投管、接泵抽浆,每半小时就能将新管道往前推进3米。
“眼下,在怀宁县城,像这样的施工现场共有16处。”怀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用事业和城乡建设股相关负责人汪久旺介绍,2021年,安徽省启动城市体检试点工作,怀宁县入选。“在开展城市体检过程中,我们发现城区排水管网老化,雨污混接严重,雨季积涝点较多。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势必影响居民生活。”2022年,怀宁县实施城区排水系统提质增效项目。
“怀宁县城共有排水管道1180公里。”汪久旺说,考虑到以一个县城的财力,很难担负起一次性对所有管道实施更新,怀宁县决定分期、分类对城区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即率先完成城区排水主管网的修复改造,再将范围延伸并逐步拓展。
“该项目建设涉及面广、点多、工期长、工程量大,且手续办理繁杂,还涉及管养维护、项目移交等事宜。在县城,如何用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完成改造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汪久旺说。为此,怀宁县成立项目工程管理专班,专班成员来自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重点工程建设中心等相关部门,实行集中办公。
在汪久旺看来,专班除了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项目规划进行施工前的再次研判。“前不久,县城管局就提出烟草公司门口属于易涝区,却不在改造范围内,而工会门前已经有两个排水井,却被纳入改造。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对规划进行了调整,以精准施工确保更新高效。”
预报预警怎样做?依托传感器,安全监测关口前移
下午3点,怀宁县海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中控中心,值班人员电脑弹出预警信息,显示屏上红灯开始闪烁。
“工业园雄山路段燃气管道流量出现异常。”接到警报,海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安全科负责人程小明立即通知该路段巡检人员检查。现场查看发现,有施工队在作业时误关了燃气管道上的阀门。
“我们给燃气管道安装了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等智能物联设备,相当于给供气各环节在网上架起了超级摄像机。”程小明说,得益于此,他们能在用户反馈之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过去,对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管网进行巡查,全靠人工,难以全面防控风险。化解这类“看不见”的风险,科技是关键。
国网怀宁县供电公司在运维中发现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处容易出现问题,而这些电缆深埋地下。为了能实时检测其运行状态,他们积极与高校合作,研制出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内部状态检测装置,大大提升了地下电缆运维管理质效和供电可靠性。怀宁城乡供水集团有限公司正在打造的城市供水管网监测平台,实现了对城区700多公里供水管网的实时监测。依托于此,近年来,该公司的供水漏损率已降至9.89%。
“目前,怀宁县城市地下管网智慧化、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管网运行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等监管能力有待提高。”怀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黎昕初表示,下一步将依托城市生命线建设,推进配套建设物联智能感知设备,逐步实现对地下管网运行数据的全面感知、自动采集、监测分析、预警上报,通过数字化手段,切实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李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