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五个以”工作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文章字数:2356
雷埠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董超到千亩农业产业基地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雷埠村地处怀宁县雷埠乡东南方,毗邻望江县,距怀宁县城60余公里,距安庆市区55公里,由原来的团林、新成、雷埠三村合并而成。村辖19个自然村庄,39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920户3999人,常年在外务工人员2000余人。
雷埠村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论述为指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通过“六个以”工作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驻村工作队2篇理论文章获国家级表彰,1篇文章获省级表彰,1篇文章被合肥工业大学教学案例库收录。
以基层党建为引领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驻村以来,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始终将基层党建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以“实、情、严”三字诀贯穿基层党建工作的始终,着力于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开展党务以实。持续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二是联系党员以情。驻村工作队严格坚持吃住在村的要求,始终同党员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主动同困难党员家庭接亲戚、交朋友、谈发展、话家常,用真心真情与党员同志交心交友。三是教育管理以严。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原则,严肃开展党员教育培训,驻村工作队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始终将纪律挺在前面,对2名违规违纪党员进行严肃处理。
以重点工程作驱动
以泥塘沟综合治理重点工程作驱动,驻村工作队通过“书记领办一个项目、支部宣讲一批政策、党员带动一项工作、驻村工作队进行一次回访”工作方法,保障了工程施工进度,助推村集体产业发展。目前村水利工程项目已基本完工,给县内其他地区同步提供土源近50万方;带动了村内殡葬改革工作,项目工程共计迁坟960余棺,建立村级深埋点7处,未引发一起矛盾纠纷;首例旱改水工程顺利完成,征地280余亩,带动村民增收300余万元,粮食增产40万斤;成功流转周边400余亩土地自主经营,带动村集体增收10万元。
以“五色”农业强基础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坚持以产业为中心的思路,实现了产业发展新的突破,将400余亩的流转农田换季播种油菜和水稻,为打造百亩油菜园、网红打卡点、农耕体验区奠定了基础,第一批雷埠农家菜籽油已销售一空;雷埠村严格坚守地里有粮的要求,将新增的旱改水取土区和退宅还耕区的贫瘠土地全部流转到村,自行耕作,种植小麦,已收获10万余斤,累计发放土地租金和劳务费用4.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5.5万元;在金鸡湖联合党委的统筹协调下,与白桥村抱团发展紫薯产业,两村驻村工作队已将项目发展经费申报投入该基地建设,把120余亩荒地流转到联合党委开荒耕作,带动村内务工1500余人次,补偿村民土地使用费用2.6万元、发放劳务费用13万元;将原来托管给私人的30亩蓝莓山重新收回,并对蓝莓基地进行重新规整,立柱、挂网、除草、平地、施肥、采果、运输、入库等一系列工序都是村集体进行管理运作,第一年蓝莓收益达3万元,发放务工费用1.8万元;将原私人承包已荒废瓜蒌基地流转到村,投入15万元重新规划改造,嫁接药用丝瓜,20余亩丝瓜基地产值达12万元。
以人居环境找切入
和美乡村,美是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开展了以“四净两规范、四勤两参与”为重点的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遵循“自愿改、同意用”原则,严格执行“一宅一厕”,根据住房环境特点、自来水条件,专班专场合理确定改厕模式,强化质量标准,全程监督实施,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改厕270户;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一起,对全村的现有水体进行全面梳理,分清轻重缓急,重点对陈十屋环屋水渠等黑臭水沟进行整治清理,现已经改造为1.3公里标准化灌溉水渠,同时,结合2023年的旱情,驻村工作队对村内8口塘湖进行起底清淤,目前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作均已全部通过验收;结合农村四好路、高标农田建设及美丽庭院建设等活动,7400米泥塘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顺利,新修农村四好路1.6公里,实现水泥路组组通,村庄绿化再升级,村内主干道沿线再添树木600株,天鹅湖湿地保护成效显著,南归天鹅再次到此嬉戏;2023年,驻村工作队大力宣传文明健康生活新风尚,卫生科普进村入户,村卫生室定期开展除害防病等宣传活动,村内公共场所无害化公厕覆盖率达100%,省级卫生村庄成功获批。
以五治融合创平安
工作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安宁、安全、安心、安居”为目标,以五治融合为手段,努力探索平安乡村建设的路径,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制定《雷埠村创建平安村规划》,依托4个党小组建立4个党员服务联系点,适时召开平安建设工作例会,会商研判矛盾风险,确保问题发现在早,解决在小;设立了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组建了治安巡逻队、巾帼服务队、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等各类志愿服务团体,严格落实一村一警制度,驻村工作队、公安民警、乡司法所和村“两委”工作人员定期上门走访、电话沟通;新建村民活动中心4处、民主法治广场1处、乡村图书馆1座、乡村文化墙800米,丰富村民业余生活,宣传和发布村内好人好事,宣传好在村好学生、好婆媳、好男儿等,营造蔚然文风,教师节上门慰问老教师,对考上重点高校的学子,村委会上门祝贺,制定婚丧嫁娶公约,倡导规模不攀比、人情不加重、标准不拔高,自觉移风易俗;引导全民学法,邀请法官、检察官、法学会会员等到村宣讲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明白人;组建村级调解室,将职业律师、司法工作人员、乡村五老聘请到村级调解委员会,丰富和优化乡村矛盾纠纷化解法治水平;推进“互联网+视频监控”“皖事通+政务服务”,推进“好办法+高校智库”。
雷埠村地处怀宁县雷埠乡东南方,毗邻望江县,距怀宁县城60余公里,距安庆市区55公里,由原来的团林、新成、雷埠三村合并而成。村辖19个自然村庄,39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920户3999人,常年在外务工人员2000余人。
雷埠村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论述为指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通过“六个以”工作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驻村工作队2篇理论文章获国家级表彰,1篇文章获省级表彰,1篇文章被合肥工业大学教学案例库收录。
以基层党建为引领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驻村以来,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始终将基层党建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以“实、情、严”三字诀贯穿基层党建工作的始终,着力于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开展党务以实。持续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二是联系党员以情。驻村工作队严格坚持吃住在村的要求,始终同党员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主动同困难党员家庭接亲戚、交朋友、谈发展、话家常,用真心真情与党员同志交心交友。三是教育管理以严。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原则,严肃开展党员教育培训,驻村工作队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始终将纪律挺在前面,对2名违规违纪党员进行严肃处理。
以重点工程作驱动
以泥塘沟综合治理重点工程作驱动,驻村工作队通过“书记领办一个项目、支部宣讲一批政策、党员带动一项工作、驻村工作队进行一次回访”工作方法,保障了工程施工进度,助推村集体产业发展。目前村水利工程项目已基本完工,给县内其他地区同步提供土源近50万方;带动了村内殡葬改革工作,项目工程共计迁坟960余棺,建立村级深埋点7处,未引发一起矛盾纠纷;首例旱改水工程顺利完成,征地280余亩,带动村民增收300余万元,粮食增产40万斤;成功流转周边400余亩土地自主经营,带动村集体增收10万元。
以“五色”农业强基础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坚持以产业为中心的思路,实现了产业发展新的突破,将400余亩的流转农田换季播种油菜和水稻,为打造百亩油菜园、网红打卡点、农耕体验区奠定了基础,第一批雷埠农家菜籽油已销售一空;雷埠村严格坚守地里有粮的要求,将新增的旱改水取土区和退宅还耕区的贫瘠土地全部流转到村,自行耕作,种植小麦,已收获10万余斤,累计发放土地租金和劳务费用4.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5.5万元;在金鸡湖联合党委的统筹协调下,与白桥村抱团发展紫薯产业,两村驻村工作队已将项目发展经费申报投入该基地建设,把120余亩荒地流转到联合党委开荒耕作,带动村内务工1500余人次,补偿村民土地使用费用2.6万元、发放劳务费用13万元;将原来托管给私人的30亩蓝莓山重新收回,并对蓝莓基地进行重新规整,立柱、挂网、除草、平地、施肥、采果、运输、入库等一系列工序都是村集体进行管理运作,第一年蓝莓收益达3万元,发放务工费用1.8万元;将原私人承包已荒废瓜蒌基地流转到村,投入15万元重新规划改造,嫁接药用丝瓜,20余亩丝瓜基地产值达12万元。
以人居环境找切入
和美乡村,美是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开展了以“四净两规范、四勤两参与”为重点的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遵循“自愿改、同意用”原则,严格执行“一宅一厕”,根据住房环境特点、自来水条件,专班专场合理确定改厕模式,强化质量标准,全程监督实施,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改厕270户;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一起,对全村的现有水体进行全面梳理,分清轻重缓急,重点对陈十屋环屋水渠等黑臭水沟进行整治清理,现已经改造为1.3公里标准化灌溉水渠,同时,结合2023年的旱情,驻村工作队对村内8口塘湖进行起底清淤,目前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作均已全部通过验收;结合农村四好路、高标农田建设及美丽庭院建设等活动,7400米泥塘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顺利,新修农村四好路1.6公里,实现水泥路组组通,村庄绿化再升级,村内主干道沿线再添树木600株,天鹅湖湿地保护成效显著,南归天鹅再次到此嬉戏;2023年,驻村工作队大力宣传文明健康生活新风尚,卫生科普进村入户,村卫生室定期开展除害防病等宣传活动,村内公共场所无害化公厕覆盖率达100%,省级卫生村庄成功获批。
以五治融合创平安
工作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安宁、安全、安心、安居”为目标,以五治融合为手段,努力探索平安乡村建设的路径,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制定《雷埠村创建平安村规划》,依托4个党小组建立4个党员服务联系点,适时召开平安建设工作例会,会商研判矛盾风险,确保问题发现在早,解决在小;设立了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组建了治安巡逻队、巾帼服务队、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等各类志愿服务团体,严格落实一村一警制度,驻村工作队、公安民警、乡司法所和村“两委”工作人员定期上门走访、电话沟通;新建村民活动中心4处、民主法治广场1处、乡村图书馆1座、乡村文化墙800米,丰富村民业余生活,宣传和发布村内好人好事,宣传好在村好学生、好婆媳、好男儿等,营造蔚然文风,教师节上门慰问老教师,对考上重点高校的学子,村委会上门祝贺,制定婚丧嫁娶公约,倡导规模不攀比、人情不加重、标准不拔高,自觉移风易俗;引导全民学法,邀请法官、检察官、法学会会员等到村宣讲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明白人;组建村级调解室,将职业律师、司法工作人员、乡村五老聘请到村级调解委员会,丰富和优化乡村矛盾纠纷化解法治水平;推进“互联网+视频监控”“皖事通+政务服务”,推进“好办法+高校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