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驻村工作战线上的“老黄牛”
文章字数:1541
  2021年6月,我作为安徽省第八批选派干部,来到湾沚区湾沚镇桃园村,任驻村工作队副队长一职,也拉开了我乡村振兴工作三年的序幕。农村是干部干事的舞台,也是干部历练的沃土。虽然远离工作单位,和家人聚少离多,但桃园村这三年发生的巨大转变,让我觉得自己的驻村工作充实愉快、收获颇丰。
  一、深入调研,制定发展规划。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面对与机关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我认为一切要从头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急群众之所需,想群众之所想,盼群众之所盼。为尽快转变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基层与机关大不相同,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都有很大区别,干好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学会如何和老百姓打交道。因此,驻村以来我始终坚持先做“村民”,再做“村官”,脚踏实地,扎根农村。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驻村伊始,我每天都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群众展开调研。通过走访农户,了解民情,倾听民声,逐步培养与村民的感情,帮助自己尽快进入角色,融入农村。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认知、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我主动深入到桃园村土地流转、征地拆迁等一线开展工作。与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桃园村一核两轴三区域的发展规划,为桃园村勾勒出了一幅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二、真心付出,谋求发展合力。
  驻村帮扶,说一千、道一万,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到群众认可,而要得到群众认可,就必然要求驻村干部真心付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服务困难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钟大哥,我腿脚不太方便,想出门看看都不方便,能给我申请个轮椅吗”,走访中,腿部有残疾的村民杨某请我帮忙,于是我主动联系村里、共建单位及区残联等相关单位。经过积极沟通协调,最终成功为他争取到了一把崭新的轮椅。看到杨某收到轮椅时的笑容,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是非常值得的。调解邻里纠纷,用真心换取民心。村民金家两兄弟因为土地纠纷互不相让,吵得不可开交。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多次前往两兄弟家里做思想工作,一边倾听他们的诉求,一边耐心开导,最终促成了两兄弟握手言欢。改善人居环境,用行动解决民忧。村民徐某、王某、赵某、过某等困难户家里房屋开裂,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我立即展开行动,联系到区里一家爱心企业,向他们说明了这些家庭的困难情况,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他们同意为村里捐助爱心资金,帮助这几处困难家庭房屋维修重建。驻村事务虽然琐碎,但却事关村民的切身利益,只有着眼细微,一步步解决群众所思所想,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感,为未来各项工作有力推进奠定基础。
  三、内外引联,寻求项目支撑。
  刚驻村时,村集体收入来源少、收入水平低,面对桃园村落后的基础设施,要想在短短几年内得以改善并非易事。我利用在区水务局工作的优势,“游走”在市、区、镇涉农部门之间,开始了“化缘之行”。三年来,我先后谋划争取项目10余个,获批资金2100万元。桃园村阴沟自然村有一小桥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我多次赴市、区水务部门争资争项,争取项目资金300余万元,重建了一条宽8米、跨度45米的“乡村振兴”桥;实施“户户通”的道路黑化硬化工程,争取850万元项目资金将全村8.5公里的道路改造成黑色“柏油马路”;投入40万元资金对20余个村庄边缘户的断头路进行联通,打通入户道路最后“一米”。三年来,桃园村的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提升,我很荣幸能为桃园村的乡村振兴事业添一块砖,加一片瓦。
  三年的基层工作对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理解了驻村的意义和价值,也体验到了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的喜悦和满足。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地付出,当好桃园村驻村工作战线上的“老黄牛”,更加用心地服务乡村,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版稿件由省选派办提供)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