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凝心聚力谋发展 全心全意为人民
——南陵县许镇镇许镇村驻村工作队纪实
文章字数:3228
    沈剑(右二)在许镇村标准化厂房建设现场督促进展。


  许镇村是一个城郊结合、不大不小的村,205国道和339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总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00亩、水面500亩;下辖13个村民组,共有756户、2672人,村党支部设3个党小组,44名党员。驻村以来,许镇村驻村工作队带着问题深入调研,制定了驻村工作三年计划和许镇村五年规划,形成了“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发展理念,确定了“集体经济的引领村、融合发展的示范村、楼望田水的风貌村”发展目标。
  目标有了,就要真抓实干,确保“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两年来,驻村工作队争取项目18个,资金2000余万元,给许镇村各方面都带来了显著的变化,9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成为许镇村强化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几百亩的“田野变形记”,带来人、地、机等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在许镇村迸发新的力量;南陵县村级第一个口袋公园的建成,填补了许镇村综合性休闲场所的空白,兜起了百姓的“微幸福”,已然成为许镇村的最新名片……关于许镇村市级以上报道52篇次,特别是《驻村这一年-交心记》在被中国组织人事报的广泛宣传,获得了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许镇村先后获得安徽省“115”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试点村、安徽省农村电商优化升级工作省级示范村、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芜湖市“双联双应”先进基层党组织、芜湖市乡风文明示范村、芜湖市乡村振兴综合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抓牢党建,充分发挥先锋堡垒作用。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我们是配班子、换脑子、定靶子。盛羊子同志有激情想干事,村“两委”换届之际当选了书记。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形成合力,积极参与农村户厕全面排查整改、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调查、疫情防控和全员核酸检测等重点工作,率先完成党建引领信用村信息采集录入,有序推进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工作;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创建“三真三一”工作法和工作例会制度,开设村级微课堂、微心愿板块,开展优秀共产党员表彰、村干部乡村振兴擂台赛等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建设“1+4+N”党建工作体系,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党员在项目一线攻坚克难,充分发挥着榜样引领作用,项目到哪里,党小组就建到哪里,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二是抓实“双联双应”。驻村工作队与市审计局、县统计局协商联动,定期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如结对共建上党课、集中观看脱贫攻坚题材黄梅戏《鸭儿嫂》、健康义诊进乡村等,推动形成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2022年5月芜湖市审计局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市考核中排名第一,8月认真落实乡村振兴“大走访、大调研、大提升”活动要求,带着60多个问题深入走访102户,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并获评全市优秀调研报告第二名。三是突出载体打造。驻村工作队针对村部硬件设施陈旧、功能分区不合理等问题,工作队筹措资金15万元,实施许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项目,进一步建强村级组织为民服务阵地。为营造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积极申请南陵县2023年“揭榜挂帅”项目建设党群文化广场,让党建文化融入群众生活。
  二、巩固成果,多措并举压实帮扶责任。
  驻村工作队建立完善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认真整改;扎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工作,完成对脱贫户、监测户、普通农户的全覆盖走访,并建立第一书记遍访记录,截至2023年末,共有10人享受特色种养业补助,2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资助,15人享受特困供养金,55人享受低保金,42人领取残疾人补助金、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积极和帮扶责任单位对接,及时调整帮扶责任人,落实帮扶责任,累计慰问困难群众205人次、慰问金5.8万元;扩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宣传力度,让更多监测户、脱贫户自愿入股,以务工形式完成股本积累,享受合作社发展的红利。
  三、发展产业,因地制宜找准振兴之路。
  许镇村位于镇城区,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工作队结合本村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稳步发展乡村产业。一是规划先行,目前正在实施下车、野凤、董村、朱村四个村民组以及蒲园二期等地块的征迁工作,计划征地98亩,拆迁85户,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要。二是以许镇“一镇一业”全国示范建设为抓手,打造五百亩大浦塘休闲渔业和百余亩的蚯蚓特色养殖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三是积极推动许镇村“双创社区”建设,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000万元,建成了9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目前厂房已交付使用,带动村民就业30人,增收110万元。四是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即南陵县满意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运转良好,成为村集体收入新的增长点。同时,主要开展物业管理、镇配套服务和驻园企业劳务派遣工作;合作社下属芜湖锦梦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已成功入驻蒲园小区物业管理,组建“红小二”服务队,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完成了飞线整治、设置公共充电桩、规划停车位等一揽子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截至目前,累计入户走访800余户次,收集社情民意422条,解决民生事件320件,化解矛盾纠纷290余起,消除安全隐患230起,着力打造“红色物业”;2022年合作社承揽全镇防疫隔离点配餐工作,完成500人次的供餐任务,营业收入约百万元;2023年合作社积极为驻园企业对接务工人员30人,目前正与园区汽配企业商谈劳务派遣后续配套服务,初步探索出合作社与公司组合发展的新路径,预计此项业务年营业收入120万元。五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土地10亩建设返乡创业基地,完成菌棒培育工程,带动群众共同富裕。两年来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21年的60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540万元,增幅8倍,由全县第18名上升至第6名。
  四、融合共建,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一是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对控规区外的农田,加快实施“小田变大田”,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在潘塘村民组探索试点,对29户的76块“零碎田”进行统一整理、统一流转,实施百余亩左右的“小改大”,通过并田,土地渗溢面积达5.3%,土地流转费从300元涨到600元,种粮大户每年亩均用种量减少1.3公斤、用肥量下降3.5公斤、机用费减少50元,以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土地流转价值。目前,二期“小改大”项目在团结村民组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对控规区内的未征用耕地,加大水源和耕地的保护力度,提升农田排灌能力,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二是坚持文化熏陶,营造乡风文明良好氛围。驻村工作队积极组织村民参加篮球比赛、广场舞比赛、龙舟比赛、送戏送电影下乡等各类文体活动;争取项目500万元,建设一座镇级骨灰堂,内设5000个墓位,让移风易俗的种子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信用农户、身边好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婆媳、未来之星等各类评选活动,推选出60多名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并探索运用信用积分制管理,激发见贤思齐的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崇文重教的和谐氛围。
  五、解决难题,真情换得村民真心点赞。
  驻村以来,许镇村工作队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争取项目资金500万元,有力解决许镇村突出民生问题。针对方村小区雨天易涝的问题,筹措市县两级资金203万元,实施方村排涝站更新改造工程,解决雨天排水难题;针对垅上村民组大兴塘满是淤泥的问题,积极争取资金50万元,实施大兴塘清淤项目,逐步改善村庄环境;针对部分村民组道路安全隐患和没有路灯的问题,对接市应急管理局划拨专项15万元,实施许镇村道路安全隐患整治项目,安装路灯70余盏,清除道路隐患5处,安装护栏300余米,保障百姓出行安全,同时在“三边三线”公共用地上播撒花籽,全面提升村居环境;针对许镇村缺少广场、村民活动没有去处的问题,筹措资金80万元,利用村部北面闲置、杂乱微空间地带,实施许镇村口袋公园建设项目,为群众提供休闲、交流、运动的多功能空间,满足群众民生需求,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针对百余亩的农田灌溉水源问题,争取资金15万元,实施团结村民组排灌站项目,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针对许镇村防汛地点长期租赁农户房屋、行动不便的问题,争取资金35万元,准备实施许镇村防汛站建设项目,有力保障物资调运、人员集结、巡堤查险等防汛工作。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