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驻村干部的“五心”守候
文章字数:1488
2021年初夏,我作为全省第八批选派干部被派驻到含山县林头镇毛滩村任职。两年多的驻村工作,让我感受到,做好农村工作离不开: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平常心、敬畏心这“五心”。
砥砺“责任心”
到村之初,总是希望能够找出一些村里的特色资源:风景点、名胜古迹、历史故事……很遗憾,这里并没有挖掘出这样的资源,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山村。
带着一份沉甸甸的乡村振兴工作职责,我开始了在毛滩村的工作,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和普通村民,尽量多的掌握这里的村情民意、了解大家的急难愁盼。在机关吹了十多年空调的我已经忘记了酷暑的烈日,每天回到房间衣服后面都是一层白白的盐霜。一个多月,我把18个自然村都走遍了,也绘制出了一份村情地图。
“路不好走、没有路灯、污水横流、沟塘淤积”,这些问题如同一块块石头垒在我的心头,但我却不能急于表态,如果表态过多最后没有做成,反而会让村民感到失望,只能默默地点头。我将这些问题一个个记下,在心中告诉自己要用三年的时间一个个化解。
增强“事业心”
为了让村里的发展有章可循,我们争取市自规局支持,为村庄制定了发展规划。同时,编制了一批基础设施类项目,通过多方争取,筹集建设资金200多万元,对18个自然村11公里的道路进行硬化、亮化,在10个自然村实施污水管网改造,村民提出的问题逐一得到解决。
毛滩村原有村部面积较小,不能满足为民服务需求。得知东关国税楼一直闲置,我先后20多次到市县税务局沟通汇报。最终,我们用真诚打动了税务局领导,办理了资产移交手续。经过改造后,新场地具备组织党员活动、服务群众办事、特色产品展示等多种功能。
古人云,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只有把工作当成事业干才能够高质量完成工作。有时候为了水泥路厚度连1厘米都不能含糊,因为我必须为村里各项工作把好最后一道关口。
提升“进取心”
每年秋风吹起,卖瓜蒌籽的时节也就到了。自2018年起,毛滩村发展瓜蒌种植产业,该产业具有见效快、收益好的特点。然而近年来,市场上瓜蒌籽的供销也逐步呈现饱和态势。
从来不善于求人的我,只能拿起电话一家家拨打、迈开脚步一处处拜访,向市里各单位的工会介绍产品,以期得到他们的青睐。为扩大销路,我们又联系到邮政和超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将1.5万斤熟瓜蒌全部售完,销售额达到50万元。瓜蒌籽送货的过程很辛苦,一季瓜蒌籽卖下来,整个人也累瘫了。
能够支撑我去全力以赴做产业的,靠的就是一份进取心,我们不能让村民对村级产业发展的希望变成失望。
保持“平常心”
农村工作中,村级组织做的是公益性事业,但是也常常会与个别群众的自身利益产生冲突,比如村内的道路需要拓宽,但却有部分村民的旱厕或者草堆影响道路施工。作为村级组织工作人员,就不能理所当然觉得村民一定要支持公益性事业,否则形成矛盾升级为死结后更加不容易解开。
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要放平工作心态,不要总觉得我们是在做好事,村民就一定会支持我们。要平等的对待村民,和他们去沟通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要求他们无条件支持。这样既不会让自己太过失望,也能在面对群众时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
常怀“敬畏心”
一名驻村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不仅展现个人的综合素质,更代表着派出单位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要严格落实驻村工作纪律,坚持工作在村、吃住在村,以昂扬的斗志、扎实的作风对待各项工作。
特别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资金较多,要始终心怀敬畏,严格按照要求,规范做好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守好小节,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驻村三年如白驹过隙,转眼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在未来一年的工作中,我将始终牢记“行百里者半九十”,守住初心,推动毛滩发展再上新台阶。
(本版稿件由省选派办提供)
砥砺“责任心”
到村之初,总是希望能够找出一些村里的特色资源:风景点、名胜古迹、历史故事……很遗憾,这里并没有挖掘出这样的资源,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山村。
带着一份沉甸甸的乡村振兴工作职责,我开始了在毛滩村的工作,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和普通村民,尽量多的掌握这里的村情民意、了解大家的急难愁盼。在机关吹了十多年空调的我已经忘记了酷暑的烈日,每天回到房间衣服后面都是一层白白的盐霜。一个多月,我把18个自然村都走遍了,也绘制出了一份村情地图。
“路不好走、没有路灯、污水横流、沟塘淤积”,这些问题如同一块块石头垒在我的心头,但我却不能急于表态,如果表态过多最后没有做成,反而会让村民感到失望,只能默默地点头。我将这些问题一个个记下,在心中告诉自己要用三年的时间一个个化解。
增强“事业心”
为了让村里的发展有章可循,我们争取市自规局支持,为村庄制定了发展规划。同时,编制了一批基础设施类项目,通过多方争取,筹集建设资金200多万元,对18个自然村11公里的道路进行硬化、亮化,在10个自然村实施污水管网改造,村民提出的问题逐一得到解决。
毛滩村原有村部面积较小,不能满足为民服务需求。得知东关国税楼一直闲置,我先后20多次到市县税务局沟通汇报。最终,我们用真诚打动了税务局领导,办理了资产移交手续。经过改造后,新场地具备组织党员活动、服务群众办事、特色产品展示等多种功能。
古人云,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只有把工作当成事业干才能够高质量完成工作。有时候为了水泥路厚度连1厘米都不能含糊,因为我必须为村里各项工作把好最后一道关口。
提升“进取心”
每年秋风吹起,卖瓜蒌籽的时节也就到了。自2018年起,毛滩村发展瓜蒌种植产业,该产业具有见效快、收益好的特点。然而近年来,市场上瓜蒌籽的供销也逐步呈现饱和态势。
从来不善于求人的我,只能拿起电话一家家拨打、迈开脚步一处处拜访,向市里各单位的工会介绍产品,以期得到他们的青睐。为扩大销路,我们又联系到邮政和超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将1.5万斤熟瓜蒌全部售完,销售额达到50万元。瓜蒌籽送货的过程很辛苦,一季瓜蒌籽卖下来,整个人也累瘫了。
能够支撑我去全力以赴做产业的,靠的就是一份进取心,我们不能让村民对村级产业发展的希望变成失望。
保持“平常心”
农村工作中,村级组织做的是公益性事业,但是也常常会与个别群众的自身利益产生冲突,比如村内的道路需要拓宽,但却有部分村民的旱厕或者草堆影响道路施工。作为村级组织工作人员,就不能理所当然觉得村民一定要支持公益性事业,否则形成矛盾升级为死结后更加不容易解开。
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要放平工作心态,不要总觉得我们是在做好事,村民就一定会支持我们。要平等的对待村民,和他们去沟通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要求他们无条件支持。这样既不会让自己太过失望,也能在面对群众时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
常怀“敬畏心”
一名驻村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不仅展现个人的综合素质,更代表着派出单位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要严格落实驻村工作纪律,坚持工作在村、吃住在村,以昂扬的斗志、扎实的作风对待各项工作。
特别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资金较多,要始终心怀敬畏,严格按照要求,规范做好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守好小节,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驻村三年如白驹过隙,转眼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在未来一年的工作中,我将始终牢记“行百里者半九十”,守住初心,推动毛滩发展再上新台阶。
(本版稿件由省选派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