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乡村振兴路上的耕夫
——记马鞍山市含山县林头镇毛滩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陈传胜
文章字数:3047
    陈传胜(右)走访毛滩村螃蟹养殖户。


  2021年6月,马鞍山市委组织部机关干部陈传胜主动请缨,到含山县林头镇毛滩村担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以来,他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勇于开拓,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夜以继日的默默奋斗着,带领毛滩村从一个基础薄弱的脱贫村发展为市级示范村。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首次突破一百万元、达到105万元,毛滩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2022年,陈传胜参加马鞍山市选派第一书记“擂台比武”并获得第一名,撰写的《发展绿色瓜蒌种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入选全省选派干部“双百创评”百篇发展典型案例。
  夯实党建基础 为乡村振兴铸“魂”
  到村后,他将抓实农村党建作为基层工作的切入点,从党员队伍和支部建设等方面谋举措、出实招,不断做实做细农村党建工作。
  认真抓学习、建机制。为提高村班子办事服务能力,着力建设学习制度,他组织村“两委”干部定期开展学习,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狠抓村干部作风效能建设,进一步规范上下班制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牵头重新划片设立9个网格,调整网格员队伍;结合毛滩村工作特点和实际成效,认真提炼总结,形成“党旗引领,四好毛滩”党建品牌,为村级各项工作明确目标。
  着力办实事、解难题。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他在村试点推行党员干部联系脱贫户机制,每名脱贫户确定1名党员或村干部联系服务,及时解决困难、宣传政策,增强脱贫户的发展信心。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他积极组织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先后办成了俞老等3处县道交叉口坡面改造、小张自然村中心水沟改造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事项。为改善提升村级阵地的为民服务能力,他一边向市县等多部门筹措资金,一边做好场所布局设计,建成了标准化的村党群服务中心。
  规范结对子、促共建。为丰富村党建活动形式,结合不同时间节点,他分别组织市县帮扶单位干部职工与村党员干部一起开展翻晒瓜蒌籽、茶园除草、为脱贫户打扫卫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了与帮扶单位之间的共建交流,推动帮扶单位为村解决实际问题20多个。
  大力重创新、求实效。为进一步深入群众,做好信息收集和问题解决工作,他创新“晚间议事会”形式,组织村民组长、网格员、党员、群众代表等到群众家门口召开议事会议,增进交流,听取群众对村级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为做好对外宣传,他尝试运用新媒体,注册成立“太湖山下毛滩村”抖音号,发布宣传村级工作的正能量视频,视频播放量达30万人次。近年来,毛滩村先后获得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聚力发展产业 为乡村振兴聚“财”
  陈传胜紧紧围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工作目标,按照“产业强村”的发展思路,带领驻村工作队突出主责主业,和村“两委”共同做好村级产业项目的谋划、建设、运营等工作,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做好颗粒加工项目运营。为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做大做强,打造新的增长点,陈传胜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决定盘活闲置土地,发展产业项目。2021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乡村振兴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毛滩村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47万元启动建设生物质颗粒加工项目,每年可生产生物质颗粒4000吨,回收秸秆1000吨,可安排5-6名周边劳动力进厂务工,项目于7月立项,当年12月即建成。为做好项目运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统一思想,按照“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经营思路,他又开始忙着招商,引进专业公司来进行项目运营,每年为村集体带来30万元的稳定收益。为确保企业“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他时刻关注企业实际需求,为颗粒加工厂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帮助联系含山县及周边地区对颗粒需求量较大的企业,进一步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增产增效。为降低企业负担,他又多方联系协调,帮助企业申请即征即退税费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益。
  推动瓜蒌产业健康发展。瓜蒌是毛滩村的主导产业,为做大做强毛滩特色瓜蒌产业,他全程参与瓜蒌生产的每一环节,从瓜蒌的选种、栽培、施肥等田间管理作业到瓜蒌的收获、加工,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从“门外汉”成为了“土专家”。2022年,受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一万多斤瓜蒌籽出现销路对接难等问题,他积极破解应对,带领驻村工作队深入全市50多家单位进行宣传推介,并建立了商超对接、社区团购等新渠道,同时组建“瓜蒌籽产业先锋队”,全程负责瓜蒌籽晾晒、加工、销售、送货,最终将1.5万斤瓜蒌籽全部售出,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0多万元。为了避免村“两委”干部将过多的精力放在瓜蒌产业上,影响为群众办事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他积极鼓励动员村民种植瓜蒌,再由村合作社在种苗采购、技术指导、奖补激励等方面给予农户支持,瓜蒌籽由村集体把质量关后统一对外销售。2023年,在他的鼓励下,共有11户村民带头示范种植瓜蒌达10多亩,预计亩产效益可达5000元,实现村集体带动农户共同做大做强产业。
  做好新项目谋划储备工作。为确保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他将产业发展、项目谋划作为工作重点,不断调整充实优化项目库内容,结合东关地区建设用地指标较多的优势,谋划了标准化厂房项目;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利用村内闲置小学校资源,谋划了文旅发展项目,形成多项目支撑,为后续建设蓄足力量。同时,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所得资金入股到全县的一些重点项目中,目前已在昭关温泉、小龙虾深加工、含山经开区等项目入股投资近300万元。
  推进环境整治 为乡村振兴提“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陈传胜一直将总书记的话牢记心头,针对群众对道路出行、环境保洁、乡村建设等方面的新期待、新要求,他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并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加大投入,改善提升村级硬件设施。村庄环境面貌的改善,首先离不开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的支撑。到村以来,他以村为家,出点子、跑项目,通过申报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帮扶单位支持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200多万元,对18个自然村11公里的内部道路进行硬化、亮化,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在10个自然村实施污水管网改造项目。
  专项整治,切实改善提升村庄环境。按照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陈传胜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先后对大山李、小张村、东西王、小溪等4个自然村进行环境整治。一方面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主动性,引导村民主动拆除无功能房以及私搭乱建棚屋;另一方面投入少量资金,组织开展村庄环境清洁行动,改善提升村容村貌。在村走访中,陈传胜了解到毛滩山河横穿10个自然村,沟内淤积严重、杂草丛生、蓄水功能差、群众意见较大的情况后,他积极争取帮扶单位支持,对2公里淤积比较严重的山河沟进行清淤护坡,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提高了蓄水能力,方便了农业生产。通过环境整治,明显改善了村庄环境面貌,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
  深入宣传,激发群众建设家园热情。他注重发动党员群众,共同维护环境整治的成果,开展入户宣传,并组织村民到周边先进村参观学习,让村民认识到开展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塘庄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提升了村庄整体环境。
  在驻村帮扶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始终立足服务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与村干部群众一起苦干实干,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选派干部的责任担当,用青春年华书写着和美乡村的动人乐章。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