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坚持党建引领 汇聚发展合力
文章字数:2979

钟志刚入驻祁红村以来,以党建为引领,围绕服务群众和村级发展,团结全体党员群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产业、整治环境、培育乡风文明等,推动祁红村发生大变化。
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党总支示范作用
钟志刚把强化政治建设和制度约束,坚持“五好”支部标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摆在村级建设首位。一是加强村党总支队伍和阵地建设。驻村工作队圆满完成村党总支换届工作,新的班子在年龄、结构、学历等方面明显优化,干部队伍整体功能、凝聚力战斗力等增强;严格落实工作日上班、节假日值班、定期走访、划片包组联户、分工负责、请销假等制度以及有关监督机制;争取资金30多万元改建村党群服务中心,村级场所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在场所内建设远教广场、村文明实践站、生态美超市以及接待中心等进一步丰富内涵,让新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示范基地和全体村民的温馨家园。二是加大党员教育管理力度。驻村工作队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持之以恒开展“学习强国”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省、市、县、乡各级相关学习培训,鼓励表现优秀、努力上进的村干部参加“一村一大”学历提升班;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储备95后优秀后备干部3名;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要求各支部摸清他们务工、生活地点,利用电话、微信、春节座谈、走访等加强联系管理。三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驻村工作队健全完善“支委+党员”管理体系,确保支委联系党员全覆盖;建立党员互助帮扶机制,在“七一”、春节等重要时间结点,开展走访慰问;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吸收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建立激励机制,集中开展承诺践诺,如为应对汛期,推动榨里党支部成立了一支以支部书记为主要负责人、党员为主体的11人防汛应急小分队。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发展振兴根基
结合脱贫户实际,钟志刚会同包保人员制定四项清单,分解任务、强化责任,加强走访,帮助解决问题。一是确保帮扶落实到位。加强脱贫户、监测户动态监测,形成网络化管理,建立资金项目等11本台账;保持常态化关注,加强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脱贫户的现状及诉求,推动脱贫户生活水平逐年提升;结合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反馈意见,扎实开展问题认领、整改。二是汇聚帮扶力量。先后从市交通局争取道路项目资金15万元,为松潭村组修缮村组道路;通过市市场监管局、乡村振兴局为榨里片区争取自来水项目资金18万元及前期维护资金近2万元;从县公安局、供电公司等争取资金2万余元及一批维修材料,解决了村部水电等问题;对接金太阳企业,为村4名家庭困难大学生每人争取3000元助学金;帮扶走访留守儿童胡军,联系市场监管局、民政局等单位为全村30余名留守儿童集体送温暖;联合帮扶单位、有关企业,年底慰问脱贫户不少于30户。三是不断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水平。建立村“两委”联系村民代表和群众制度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冲锋在前、战斗在先;在防汛抗洪中,加强值班值守,开展巡河、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及防溺水宣传,实地查看并及时上报水毁河堤路段,维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深入谋划村级项目提升发展动能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钟志刚与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根据村情实际,布局产业发展方向、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一茶”“一油”“一蜂”“一红”“一林”“一联”)“六个一”工程。茶,即茶园茶叶。2023年,该村与知名企业祁门红集团合作,在永二组集中建设约百亩有机生态示范茶园,园内禁止使用除草剂等任何化学农药,祁门红集团免费赠送村民一定生物肥料,并优于市场价格收购示范区鲜叶。村民只需确保茶叶品质,企业负责销售运营,如产品销售得好,还有一定返利。在此基础上,驻村工作队积极宣传推广,推动松潭、姚村等村组尽早加入生态有机示范茶园建设,鼓励大家充分利用“祁红”这个顶级“IP”,打品牌、做文章,壮大村级茶产业。油,即油茶精深加工项目。祁红村茶油林面积广(约3800亩,另荒芜、半荒芜茶油林还有约3000亩),且种植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质的水土,云雾缭绕的气候等造就了祁红村油茶、茶叶优质品质。2022年,该村以村合作社为主体,盘活村内闲置资产,先后投入项目资金74万元购置茶油生产设备、改建茶油加工厂,申请注册商标“祁印红”,发展油茶产业。今年9月,精制山茶油生产已获审批许可。一批品质好、健康营养的山茶油将从祁红走进超市、食堂及千家万户。有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山茶油产业将很快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蜂,即中蜂养殖项目。我村松潭等地是皖南中蜂核心保育区。2021年项目投入35万元,在全村5处设置蜂箱500箱,打造蜂蜜等优质特色产品。红,即规划建设红色展示中心与干部实训基地以及松潭红色旅游线路。林,即林地流转、林下种植。2023年,该村通过县农水局申报油茶林改造项目,获省项目资金50万元,流转油茶林地300亩,专业合作社经营。联,即联建项目。该村先后签约祁门县大山肉牛养殖联建项目一期,祁门县南光辉村蛋鸡养殖等一批联建项目。通过驰而不息抓产业发展,祁红村集体经济收入从近乎空白到2021年底突破30万元,2022年底收入超70万元。
发挥人才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专业化乡村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农村社会综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一是通过回引外出创业人才、吸纳优秀退役军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充分发挥选派干部、科技特派员、专技专员、金融村官等作用,如:通过县检察院在村兼职的法治副书记,举办《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与三农》等专题讲座,提升了村民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三是通过积极培育壮大本土人才,鼓励其投身村庄建设,如申报村级致富带头人、本土乡村振兴人才。四是通过与黄山学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以及祁门红、天之红、谢裕大等知名企业,市科协、市医院、工商联等单位交流合作,建立合作关系,助推村级事业发展。五是通过动员村“两委”干部、党员干部、网格员、乡贤等群体,开展反电信诈骗、民生工程、文明创建、平安祁门相关宣传,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和解难题等活动。六是推进信访关口前移,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增设“作退一步想工作室”和“意见箱”,坚持把小事不出村作为基本要求,及时帮助村民化解矛盾纠纷20起。
筑牢绿水青山理念推进和美祁红建设
该村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加强村庄全域环境整治,依托乡域内红色资源和美丽村庄建设,打造“山青水绿阵地红”和美祁红。一是加强村庄整体规划,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推动农旅、文旅融合发展。二是严格执行耕地、林地保护制度,加大山林巡护力度,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与乡林业站、派出所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禁止毁林、森林火灾等行为发生。三是积极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公路沿线路面乱搭乱放和沿河岸清理等整治行动,全面实施无功能棚厕拆除,加强弓坑河等流域鱼类多样性保护,加大河、田巡护力度,通过发放“黄板”、有奖举报、购买生物化肥、开发公益性岗位、新聘护林员等提升茶园绿色防控实效性。四是利用新媒体新媒介,拍摄宣传小视频,邀请电台采访,网络直播、抖音等宣传报道祁红村风土人情和茶叶、油茶、蜂蜜等特色产品。五是组织开展送文化、文艺演出下乡,邀请市科协、市人民医院专家送科普、送医疗进村,制止各种封建迷信活动,禁止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婚丧嫁娶等,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