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持续低温 警惕脑血管疾病发生
文章字数:803
  “脑血管病是一类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军教授表示,每年冬季都是脑血管意外高发的季节,很多老年人常在冬季发生意外,所以寒冷的冬天,对于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来说是个充满挑战的季节。
  近日持续低温,应该如何远离脑血管疾病?刘军提醒,积极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首次脑卒中的发生率,所以高血压人群一定要控制好血压;而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一旦发现异常一定要尽快就医,早诊早治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对已患中风的病人及时治疗能降低致残程度。
  刘军强调,在脑卒中的抢救中,“时间就是生命”,越早发现,越早治疗,预后效果也越理想。当怀疑周围有人发生脑卒中时,可通过“中风1-2-0”三步法快速判断识别——
  “1”看“一”张脸是否不对称、是否口角歪斜;
  “2”查“两”只胳膊,同时平行举起两只胳膊,是否会出现单侧无力;
  “0”是“聆”听语言,是否会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若出现上述相应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送至具备脑卒中救治条件的医院进行抢救。因为脑卒中发生时,脑细胞会以每分钟190万个的速度坏死。针对占脑卒中发病率70%左右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应在发病4.5小时内尽可能通过静脉溶栓以开通血管;或在发病6小时内尽快到有条件的医院接受适当的急性期血管内介入干预治疗,越早治疗预后越好。
  “循证医学证实,康复是降低卒中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卒中组织化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据刘军介绍,常用的传统康复治疗手段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物理因子、高压氧、针灸、推拿等。目前这些传统康复疗法仍是康复医学科治疗卒中的主要方法,可不同程度促进卒中后各种功能障碍恢复,并具有较充分的循证医学依据。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起效慢、费时费力、患者依从性差等。因此,诸如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虚拟现实、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等新型康复治疗手段正日益显现其重要性。
  (据《羊城晚报》)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