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版
发布日期:
新汴河
文章字数:726
  李保璧
  我是喝着新汴河水长大的。
  我知道新汴河的过去与今天,并知道她日夜记录着沿河两岸所发生的一切,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时时流淌着喜怒哀乐。她不仅是一条河,更象是一位时间老人,时刻向世人报告着沿岸所发生的一切一切。
  说起新汴河,人们很容易把她与汴河、汴水混在一起,我年轻的时候也会如此,随着年伦的增长,时间的推移,知识的增加,我才知道汴水。汴水原名通济渠,在唐宋时称汴河、汴水,始挖于隋朝,跨黄河,经鸿沟,过盱眙入淮河,流经三省六市二十县,全长六百五十公里,原来是经宿州,过埇桥,后湮没,埇桥由此而废。
  如今我生活的宿州汴河,为新汴河,她发源于宿州北戚(七)岭子,经我家灵璧,过泗县,入江苏泗洪西溧河洼,虽很短,但跨湖入海,大气磅礴,不失河流家族中的骄傲,全长一百七十二点二公里。
  新汴河地处淮北平原,属淮河流域,她开挖于一九六六年,峻工于一九七O年。新汴河的开挖,彻底解决了历年的水患问题,由于淮北平原雨水集中,每年六至九月正值汛期,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六十,毎到汛期,洪水泛滥,湮没农田,人们流离失所,洪水退后,田园庄稼被毁,死鱼烂虾,臭气熏天。豫、皖、苏三省人民齐努力,历经五个春秋,一条崭新的汴河被开挖出来,这便是新汴河,从此肆虐的洪水像被驯服的野马,沿新汴河滚滚东流,彻底解决了豫东、皖北、苏北的水患问题,成了一条经济与生态共生共存的绿色走廊。
  新汴河上那一座座各式桥樑横卧,或飘逸,或卧波长虹,或银河星灿,不仅成了一道道靓丽的景观,更为今日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看,那两岸绿树,一河碧水,象一条绿色长龙,横卧淮北平原,护祐着两岸人民的幸福,为发展沿岸经济做出了较大贡献,形成了一条沿河经济带,为两岸人民造福。
  新汴河,我心中的河,我家乡的骄傲。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