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吴文革:深耕沃野用科技力量守护粮食安全
文章字数:1580
    2019年,吴文革(右二)深入稻田查看旱情并进行技术指导。


  行走在田间地头,扎根于江淮沃野,他几十年如一日,情系农业,始终坚守在“三农”一线;下基层、送技术,他用科技的力量,守护着广大百姓的“钱袋子”;他敢于作为、不忘初心,用汗水和心血将“论文”写在土地上,写进群众心坎上,他是第四届“安徽省突出贡献人才奖”获得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吴文革。
  寻梦科研播下理想种子
  “只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将饭碗牢牢端在咱们老百姓的手上。”在吴文革看来,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1991年,吴文革来到省农科院从事水稻栽培技术研究,他不辞辛苦、一心扑在实验田和工作室里,以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团队始终紧扣安徽不同时期粮食生产发展中的难题与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开展水稻和小麦高产优质、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理论研究与机械化绿色增效技术模式创新集成及应用。
  近年来,吴文革带领团队建立了生育进程、群体动态、栽培技术“三定量”为核心的南方杂交水稻机插平衡栽培理论与技术,促进了水稻栽培向综合机械化转变;创建了抗逆丰产绿色增效江淮稻——麦周年栽培技术体系,解决周年茬口衔接不科学、温光资源浪费严重,周年秸秆还田、播种质量差,防控灾害能力弱,周年肥、水、药利用率低等难题......这些科研成果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取得多赢效果。
  “田野上水稻卷起千层浪,农民脸上笑呵呵,每次看到这样的图景我都感到无比欣慰与自豪。”从业几十年,吴文革早已习惯了四处奔波的工作节奏,对于他来说,工作就是生活。他将宝贵的青春奉献给科研事业,无怨无悔,也将在“农业热土”上深刻诠释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迄今为止,吴文革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著作5本,其中8篇作品获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主持完成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一等奖2项、省部科技成果奖一等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软件著作权5件,制定行业标准5项、省级地方技术规程16项。
  守职尽责当好农民“贴心人”
  “吴老师,您看我的水稻还能不能救活?”“吴研究员,我的田里是不是缺肥料?”……去年8月,少有的灾情给我省许多粮食生产区带来严峻的挑战,面对灾情,吴文革迎难而上,勇担重任,为我省各地的农民送去技术“及时雨”。
  作为安徽水稻抗灾指导组组长,吴文革组织安徽水稻栽培技术研发团队和市县农技推广技术力量分头前往省内多个水稻主产区,深入一线,查看苗情、墒情,了解旱情以及各地开展抗灾生产自救存在的问题,为近百位种粮大户提供了抗灾保粮的田管技术建议。
  此外,凭借着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吴文革先后主持承担“十三五”国家粮丰增效专项“安徽粮食多元种植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等项目(课题)20余项。同时,得到国家重点领域(稻麦绿色增效)创新团队和安徽省“115”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的联合支持,并担任团队负责人。
  “农民既是兄弟,也是老师。”从乡村走出来的吴文革对于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有着浓厚的感情,每次来到农村,村里的百姓都会向他请教种植技术,而在相互交流中,吴文革也在不断地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为自己的科研事业提供智力支撑。
  作为农民最亲近的朋友,吴文革有着另外一重身份——科技特派员。他经常牵头开展水稻种植的研讨、培训及现场观摩会,把课堂搬到基层,将科研成果“植入”沃野,努力推动成果转化,让农民们“多种粮,种好粮”。
  2019年,吴文革入选安徽最美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2021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2023年获第四届安徽省突出贡献人才奖……在众多殊荣的背后,是吴文革孜孜不倦的探索和钻研。
  铁肩担道义,吴文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让“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面对下一步的发展,吴文革表示,他将继续奋斗在科研一线,研究解决我国水稻、小麦生产领域遇到的新难题,为我国粮食增产增效贡献个人力量。
  (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