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漫游科技馆 掀起科普热
——2023年全国科普日安徽省暨合肥市主场活动合肥市科技馆新馆体验展侧记
文章字数:1383
    小朋友正在聆听鸟类的声音。


  万里收夏色,秋日胜春朝。9月17日,我们迎来了2023年全国科普日安徽省暨合肥市主场活动,今年的安徽省暨合肥市主场活动落地合肥市科技馆。在这里参观者可以近距离观看高加索野牛、猛犸象等35种栩栩如生的动物模型,沉浸式体验驾驶快马奔腾的“追风时速”,身临其境感受自然灾害的威力……“科技添助力科普惠民生——合肥市科技馆新馆体验展”焕发出别样的“硬核”科技感。
   看!自然精灵
  “哇,好逼真的动物啊!”渡渡鸟、开普狮、南极狼、猛犸象……走进自然展厅,数个已经灭绝的动物组成的模型阵列前,不少参观者正在驻足端看。逼真的动物模型、满墙的生物标本,自然展厅的独有魅力大概就来自这群大自然的精灵们吧。
  自然展厅由失落的世界(序厅)、缤纷自然、适应奇技、和谐共生4个分主题区组成。以“每个生命都是奇迹”为主题,栩栩如生的野生动物模型,将世界典型自然景观进行了场景复原,以动物大游行为蓝本,展示由于人类活动而灭绝的动物模型,带领观众探索不同物种的独特生存技能,揭秘非洲稀树草原上猎豹与瞪羚之间的“生死时速”,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来自合肥市高新创新实验小学的李明义同学正对着“自然生命角”中游动的生物看得出神。他说整个自然展厅里最吸引他的便是这个“自然生命角”,相较于其它展厅的生物标本,这个角落的展品均为活体,更能让他感受到生命的张力。
   听!谁在唱歌
  每一只鸟儿,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歌声。它们或高亢或低沉或灵动或婉转,每一个音符都独具魅力。在合肥市科技馆自然展厅内,一名小学生正沉浸其中,聆听不同鸟类的声音,了解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性。“我将听筒底部放在不同的鸟类图片上,就可以听到不同鸟的声音,科技真是太神奇了。”原来这是在“小鸟”上安装了光敏传感器控制鸟鸣音乐播放盒,当人们用手电筒照到鸟身上时,开关打开,音乐播放就会发出相应的鸣叫声。
  听完小鸟的歌声,记者一路前行,来到了鸟巢展区。原来不同小鸟的家差别很大,有的住在树里、有的住在树枝上、有的住在别人家里。这里的展品可以让大家看到不同鸟类的巢穴,还能了解“鸠占鹊巢”的故事。
  感!地质灾害
  “地震啦!”“我快站不住啦!”“快抓住我!”走进“安·危”展厅,一群小朋友正在沉浸式体验地震场景,真是又惊险又刺激!在地震体验小屋里,这里被装饰得像真实房间一样,设有桌椅等。体验开始后,参观者很快就感受到地板颤动,脚下晃动,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随之摇摆。在这个空间里,参观者可以依次体验1-8级地震。“模拟地震体验前,我做了心理准备,但当真正体验时依然感觉到强烈的震撼。”市民檀先生表示。
  安全与危险看似矛盾,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共生。展厅围绕“安全”与“危险”,在展现我们可能面临的危险的同时,也展现人类凭借知识与技术进行有效应对、化险为夷的方法。“地震很可怕,必须知道怎么防震。”“这次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了解到很多防震知识。”参加完体验的学生们收获满满。
  此次活动是一场沉浸式的科学体验、一场寓教于乐的安全学习,更是一场有趣、有料、有故事、长知识、强技能的安全之旅,同学们既收获了科学小知识,又掌握了生活大技能。本次全国科普日,合肥市科技馆通过积极开展活动,营造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培养了参与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普及科技知识奠定了基础,更激励了广大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 (全媒体记者 韩如意)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