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科创强国 大器“皖”成
文章字数:1583

袅袅秋风起,科普正当时。9月17日,2023年全国科普日安徽省暨合肥市主场活动在合肥市科技馆新馆火热开幕。量子科技、核聚变能、深空探测、人工智能……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近年来,我省坚持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抓手,以科创之力护航安徽高质量发展,在今年的科普日,为了集中展示我省强劲的科创实力,活动精心策划建设了以“科创强国路大器皖来成”为主题的前沿科技主题微缩展,多个前沿科技领域的“重量级嘉宾”在这里“组团”亮相,震撼全场,成为当日参观者拍照“打卡”的热门展区。
“说到核聚变能源,大家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是它却有着无限的开发和利用潜能,对未来人类的生产生活将带来跨越式的变革。”此次微缩展,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们将科学岛上无比珍贵的科学成果带到了活动现场。在这里,科学界的“网红”——“人造太阳”托卡马克微缩模型吸引着许多参观者的目光,“今年四月,咱们科学岛上的‘人造太阳’成功实现了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再次刷新世界记录,身为安徽人我感到无比自豪,很荣幸能在展厅里见到模型,还亲眼看到了一系列的超导样品,一定要拍照留念!”大学生王益向记者说道。一项项科学成果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坚守与付出,除此之外,在量子科技主题微缩展厅和新型显示领域主题微缩展厅,“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机树立了全球量子技术新标杆,OLED曲面屏技术彰显了“科创安徽”硬实力。这些先进的科研成果吸引在场参观者驻足观赏,沉浸式体验科技创新带来的时代变革。
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对于遥远星空的研究和探索,2022年,中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总部落户安徽合肥,标志着我省在助力建设航天强国方面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天都一号、二号模型,嫦娥五号表取机械臂,长城五号模型……深空探测主题微缩展厅和宇宙航天微缩展厅,吸引了许多小朋友的目光,那些翱翔于苍穹之上的“大国重器”通过实物模型的方式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眼界,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科学大门,“希望有一天我能够成为一名宇航员,坐上宇宙飞船探索未知太空!”今年刚升入六年级的小学生王子异骄傲地向记者说道,展厅内像王子异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精美的航天模型以及趣味的航天知识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纷纷上前热情地同展厅内的工作人员进行互动,在交流中收获科学知识,也在心底里种下一颗漫游太空的梦想种子。
“这个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地球为什么是圆的?”“人类是什么时候诞生的?”……除了一系列前沿科技令人眼花缭乱,在人工智能主题微缩展厅,时下火爆的AI语言大模型——阿童木正在灵巧地回答着来往参观者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我们研发的原子大模型可以结合个人和企业的私有数据,实现模型快速定制,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未来,每个独立用户都可以快速定制属于自己的专属大模型,一起迈向人工智能。”展厅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不断创新,我们还致力于让它服务于更多特殊群体,让聋哑人等残障患者能够充分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生活。”脑控主动康复系统、聋哑人智能问答系统、智能心理监护系统……坐进智能仓、戴上传感器,参观者不仅可以亲眼看到功能各异的人工智能设备,甚至可以亲身体验,近距离感受人工智能的无穷魅力。
漫步在前沿科技主题微缩展厅内,这里不仅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的“殿堂”,同时也是集中展现我省在众多科研领域取得非凡成果的“舞台”。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从核聚变能源到量子通信再到量子计算,安徽在这些前沿科技领域逐渐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本次微缩展的成功举办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看到了我省在科创领域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科创动能将不断涌入江淮大地,绘就更多科技自立自强的兴“皖”篇章。
(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