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
发布日期:
3分钟播种一亩水稻
文章字数:729
  用无人机播种一亩水稻田需要多少时间?答案是3分钟。日前,2023年麦茬优质抗旱稻“绿旱639”“绿旱两优21”机械化高效生产现场观摩会,在凤阳县刘府镇陈圩村召开。笔者在现场看到,一架精量有序穴播无人机腾空而起,只用了不到3分钟时间,就完成了一亩水稻田的播种。
  “传统的人工插秧,一个劳动力一天大约插一亩田,而无人机3分钟就能轻松搞定。”省农科院水稻所抗旱育种团队带头人、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抗旱育种岗位科学家、凤阳县科技特派员王士梅介绍,无人机播种首先要把种子丸粒化,就是在稻种外面包一层由化肥、生长调节剂、增氧剂、杀菌剂等混合而成的营养土,既实现种、药、肥同播,又能提高种子的抗逆性,增加种子的出苗率和成苗率。
  “无人机精量有序穴播技术,可实现水稻成行成穴点直播。该技术通过无人机搭载的播种盘将种子精量有序地运输到播种口,结合脉冲技术使种子沿指定轨迹射入0.5厘米深的泥土之中。由于是机械化精量播种,每亩播种量可以低至一公斤,播量较机插、行走式机械直播、人工和直播机播种减少30%以上。”王士梅说。
  除了无人机精量有序穴播,现场还演示了“绿旱639”“绿旱两优21”的机械精量穴直播、水稻精量机械(畦)旱播、机插秧等机械化高效播种、插秧方式,演示效果令前来观摩的种植大户赞不绝口。
  凤阳县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易旱缺水,加之近年来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水稻生产用工紧张现象突出。“针对凤阳水稻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缺水、缺劳动力问题,以及水稻生产中存在的无序散播和粗放管理等现象,我们筛选了适合凤阳种植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同时加强直播、高产关键技术研究,并通过现场示范推广,帮助种粮大户切实掌握机械、无人机精量穴播等标准化、高质量生产技术。”省农科院副院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泽福说。
  (汪永安)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