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
发布日期:
农业中关村的“科技味儿”
文章字数:1062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业中关村核心区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加速建设标准果园,打造智慧农业示范样板,助力果品产业迭代升级,坚持科技为先人才为本,创新驱动、示范引领,把做示范、送技术、搞培训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抓手,聚焦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眼下,北京京瓦果业示范园30亩桃种植区迎来收获季,“我们园区现在种植的大桃品种有黄油桃、蜜桃系列,相对于传统果园大桃产量每亩可以提升1000公斤左右。”京瓦果业示范园负责人赵大鹏介绍说。
  京瓦果业示范园占地132亩,种植三个品种——大桃、苹果、西洋梨。示范园借助现代化手段形成整地、格架、滴灌、农机、植保、采收等全流程技术管理,依托矮化密植、配备进口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建设生态监测及预警防护系统,实现早产增产、省水控肥、生态防护,搭建现代果园体系。
  “采取矮化密植技术的果园相对传统果园的产量亩产提高在60%左右,我们也希望把技术在平谷乃至整个北京市来推广,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赵大鹏说。
  园区通过引进、培育先进水果品种,应用水肥一体、防鸟防雹等技术成就,打造北京市果业领域新技术和新产品孵化中心,全力建设集果业科学研究、技术示范、培训交流、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国际一流高标准示范园区,推动果树产业低碳、智慧和高效发展。
  “推广方式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把更多人吸引到这边来,让他们来学习参观,我们会详细地介绍这里边的理念技术,还有设备设施以及我们的应用效果,另一方面京瓦中心也会组织专家团队去平谷周边的合作社果园进行技术推广。”京瓦中心高级项目经理代明亮介绍说。
  在西营村智慧果园,果农加紧采摘销售,果园一派红火忙碌景象。智慧果园种植着上千亩的有机大桃,在这里可以看到在田间地头矗立着虫情测报灯、风吸杀虫杆、小型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仪、蒸水势传感器等装置,已有30余种科技手段应用在有机大桃种植基地里。
  “采用水肥一体化喷灌设备后,可以跟随果树的生长来调节喷射范围,这样下来果园每年可节约55%的人力成本、节约50%的水量。大幅度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又节省了至少30%的肥料。”智慧果园负责人说。科技创新技术,让果园更加通风透光,机械化管理实现果树种植按照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增加了果品安全性,提升平谷大桃的质量和产量。
  智慧果园通过融合物联网、大数据、机械作业代替人工作业、农机作业装备智能化等技术来解决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实现果园农业作业决策数智化、全程机械化、绿色生态化,创建智慧果园的产品和品牌,孵化出智慧果园的知识产权,成为北京农业可复制的商业化规模化产业试点。 (王静)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