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糖友酷暑天应注意什么
文章字数:1051
时值盛夏,热浪席卷大江南北,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个极大挑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慧解释,炎热天气会导致血糖波动变大,代谢紊乱,导致诸多不良后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是其中之一,会增加糖友急诊、住院的次数,乃至提高死亡率。
李文慧介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机制较复杂,主要由严重的代谢紊乱引发。夏季人体容易脱水,尤其是岁数大的人,口渴中枢不敏感,不喝水也不觉得渴,会导致糖友血液浓缩,如不能及时补水,血糖会进一步升高,而高血糖又产生了利尿和脱水的作用,使身体进一步缺水,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由于血液逐渐浓缩,血流缓慢,同时含氧量降低,高血糖消耗了身体本来就可能不多的胰岛素,而在胰岛素不足情况下,身体缺乏对糖的利用能力,因此能量的来源就从部分依赖于葡萄糖,转向主要依赖于脂肪。
于是身体开始增加对脂肪的大量分解,其中间产物为酮体,是一种酸性物质。在正常人饥饿或空腹时间较长后也会分解脂肪产生酮体,少量酮体不会危害人体,还能为大脑提供能量。
一般情况下酮体本应从尿液排出,但因患者血液浓缩,通过肾脏的血流减少,导致患者少尿或无尿,排酸效率自然降低,酮体由此越积越多,最终引发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后,人会出现恶心呕吐、不想吃喝、嗜睡等一系列反应,如不及时处理或就诊,患者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并加重脱水,脱水使血糖水平进一步升高,由此陷入脱水—高血糖—更严重脱水的恶性循环,严重时可造成患者死亡。
为了让糖友安然度过高温酷暑天,李文慧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
防暑降温 天气高温潮湿时,汗水不像在干燥条件下容易蒸发,让糖友难以保持干爽,这对于存在泌汗障碍的糖友来说,更易出现中暑和血糖剧烈波动。这就需要糖友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室内或早晚活动 对糖友来说,让身体动起来对降低血糖至关重要,高温天白天不方便出去时,可在室内或清晨、傍晚凉爽时出去溜走一走,适当活动,不能完全不动,否则不利于控制血糖,也不利于循环和能量的保障。
多喝水 一定要多喝水,糖友避免脱水至关重要。需提醒,高温还易让人出汗,汗里有盐。当出汗较多时,糖友会丢失大量盐分,造成低钠血症,在低钠情况下,人会出现血压下降、食欲下降,严重时会出现神志障碍。所以补水同时要注意适当补盐,不要谈“盐”色变。必要时喝点淡盐水,避免进一步引发水电解质紊乱,也可在饭菜中增加一点咸度。
监测血糖 炎热天气会导致血糖水平出现剧烈波动,患者必须及时掌握血糖变化,每天至少检测1~2次,不只查空腹,通常还要看晚餐前的数据,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如出现血糖控制不佳、身体不适,应及时就诊。 (李丹妮)
李文慧介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机制较复杂,主要由严重的代谢紊乱引发。夏季人体容易脱水,尤其是岁数大的人,口渴中枢不敏感,不喝水也不觉得渴,会导致糖友血液浓缩,如不能及时补水,血糖会进一步升高,而高血糖又产生了利尿和脱水的作用,使身体进一步缺水,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由于血液逐渐浓缩,血流缓慢,同时含氧量降低,高血糖消耗了身体本来就可能不多的胰岛素,而在胰岛素不足情况下,身体缺乏对糖的利用能力,因此能量的来源就从部分依赖于葡萄糖,转向主要依赖于脂肪。
于是身体开始增加对脂肪的大量分解,其中间产物为酮体,是一种酸性物质。在正常人饥饿或空腹时间较长后也会分解脂肪产生酮体,少量酮体不会危害人体,还能为大脑提供能量。
一般情况下酮体本应从尿液排出,但因患者血液浓缩,通过肾脏的血流减少,导致患者少尿或无尿,排酸效率自然降低,酮体由此越积越多,最终引发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后,人会出现恶心呕吐、不想吃喝、嗜睡等一系列反应,如不及时处理或就诊,患者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并加重脱水,脱水使血糖水平进一步升高,由此陷入脱水—高血糖—更严重脱水的恶性循环,严重时可造成患者死亡。
为了让糖友安然度过高温酷暑天,李文慧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
防暑降温 天气高温潮湿时,汗水不像在干燥条件下容易蒸发,让糖友难以保持干爽,这对于存在泌汗障碍的糖友来说,更易出现中暑和血糖剧烈波动。这就需要糖友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室内或早晚活动 对糖友来说,让身体动起来对降低血糖至关重要,高温天白天不方便出去时,可在室内或清晨、傍晚凉爽时出去溜走一走,适当活动,不能完全不动,否则不利于控制血糖,也不利于循环和能量的保障。
多喝水 一定要多喝水,糖友避免脱水至关重要。需提醒,高温还易让人出汗,汗里有盐。当出汗较多时,糖友会丢失大量盐分,造成低钠血症,在低钠情况下,人会出现血压下降、食欲下降,严重时会出现神志障碍。所以补水同时要注意适当补盐,不要谈“盐”色变。必要时喝点淡盐水,避免进一步引发水电解质紊乱,也可在饭菜中增加一点咸度。
监测血糖 炎热天气会导致血糖水平出现剧烈波动,患者必须及时掌握血糖变化,每天至少检测1~2次,不只查空腹,通常还要看晚餐前的数据,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如出现血糖控制不佳、身体不适,应及时就诊。 (李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