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听雨观花
文章字数:1394
大山的初春,总是充斥着萧瑟、落寞的味道,若没有了雨水的陪伴与滋润,山总是干巴巴空落落的,缺少了灵性的韵味,树懒得绿,百花懒得开。
忽如一夜春雨来,千树万树百花开。漫山遍野,各色野花也跟着次第芬芳起来。溪流有了活力,山野有了灵动。蝶舞蜂飞,一切都是欣欣然。但忽如一夜急雨来,千树万树花震颤、花零落。
雨水是有力量的。它能令百花怒放,也能让百花凋零。
听着“啪啪”的雨声,望着雨打的花朵,有凄凉,有悲壮,也有欢喜。欢喜的是大部分花朵扛住了风雨仍在树枝上招展,凄凉的是小部分花朵经不住雨打风吹而飘落地上,悲壮的是一朵一瓣、一动一静、树上树下似乎还在保持着互动。树上的花朵和地下的花瓣是依恋还是告别,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树上的花仍有容,地上的花仍有香。我闻到了花香。目睹“雨打花朵”,总是很轻易地就能触动心底最柔弱的地方,让那些微妙而细小的情愫缓缓洇开,漾起一圈一圈的涟漪,像春风吹拂池水、春雨拍打湖面。
我想起了“雨打芭蕉”。雨打芭蕉有响声,雨落芭叶有滑溜,无论雨急雨缓,都有情趣与韵味。而雨打花朵,就有点残酷与不忍。花开正盛,花香正浓,一场急雨,“哗啦啦、哗啦啦”,满树的花朵,一半挂在树上,一半落于地下。不忍卒读。想来,这世界上再没有一种比“雨打花朵”再令人伤感的事情了。雨,本来是滋润万物的,包括滋润千万种花朵。但,疾风骤雨怎么这么残暴呢?没有丝毫丁点儿惜花爱花的意味。花朵与芭蕉毕竟不同,花朵柔弱抗争力差,芭蕉坚韧抗争力强。急雨,没有兼顾这个不同,所以,急雨后的结果也就迥异。但,这是雨之过?我想,雨有魂,花有魂,芭蕉也有魂。在灵魂与灵魂对撞的时候,各自的韧性不同归宿就有区别,谁都没有过错。就像人一样,经历许许多多的风雨许许多多的磨难与困苦,不同的灵魂,不同的韧性与抗争,归宿肯定大不同。假若人能将心开成一朵花、一朵坚强的花,经受住大雨小雨的击打与洗礼,在烟火熏染的日子里,一定会结出有滋有味的果实,一定会有灵动诗意的归宿!
我漫步山野,放眼崇山峻岭间,雨水洗礼后的天地间一片寂静,群山苍翠,旷野苍茫,野径鸟鸣,满树芬芳。雨后的空山,悠闲的流云,远处山脚边分布的村庄,村庄屋顶上缭绕的袅袅炊烟,屋前屋后各色芬芳的花,牵着老牛穿着蓑衣的老农,背着书包上学的孩童……一切恰如一幅清远深美的水墨画,无须浓墨重彩,亦让人觉得不尽风情滚滚来。
我忽然想起了那位穿着蓑衣江中垂钓的老者。想来他是一位淡泊宁静、通透豁达的智者。他应该是经历了世间的许许多多“雨打芭蕉”“雨打花朵”,才于喧嚣、嘈杂中辟一方清幽,将一颗繁杂之心放纵于清风明月、山川苍穹之中,与山为友,与水为友,与心灵为友,独钓人生的快乐。
我时常有个冲动,想要逃离现实,放下一切,避开人世间的风风雨雨,去一个远远的无人知晓的山谷幽居,与清风共舞,与落雨同眠,辟几亩薄田池塘,种三两株梅树桃花,春赏绿满枝头,夏观荷香潋滟,秋来沐风听雨,冬日踏雪赏梅,不去管风多大、雨多急,也不去管光阴何时来何时去,更不去管岁月是否会老了容颜。
只是,山中岁月,虽有白云出岫,清风绕肩,却也有形单影只的落寞萦怀,寻常如你我,待时日一久,又怎能坚守住灯红酒绿凡尘俗世的诱惑?实质上,人生谁能真正脱俗?谁能躲避世间的风风雨雨?
正如作家白落梅所说,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底的世界修篱种菊,怀一颗恬淡的心安然行走,才能任凭世间烟雨如注,内心依旧风雨无忧,安然无恙。
忽如一夜春雨来,千树万树百花开。漫山遍野,各色野花也跟着次第芬芳起来。溪流有了活力,山野有了灵动。蝶舞蜂飞,一切都是欣欣然。但忽如一夜急雨来,千树万树花震颤、花零落。
雨水是有力量的。它能令百花怒放,也能让百花凋零。
听着“啪啪”的雨声,望着雨打的花朵,有凄凉,有悲壮,也有欢喜。欢喜的是大部分花朵扛住了风雨仍在树枝上招展,凄凉的是小部分花朵经不住雨打风吹而飘落地上,悲壮的是一朵一瓣、一动一静、树上树下似乎还在保持着互动。树上的花朵和地下的花瓣是依恋还是告别,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树上的花仍有容,地上的花仍有香。我闻到了花香。目睹“雨打花朵”,总是很轻易地就能触动心底最柔弱的地方,让那些微妙而细小的情愫缓缓洇开,漾起一圈一圈的涟漪,像春风吹拂池水、春雨拍打湖面。
我想起了“雨打芭蕉”。雨打芭蕉有响声,雨落芭叶有滑溜,无论雨急雨缓,都有情趣与韵味。而雨打花朵,就有点残酷与不忍。花开正盛,花香正浓,一场急雨,“哗啦啦、哗啦啦”,满树的花朵,一半挂在树上,一半落于地下。不忍卒读。想来,这世界上再没有一种比“雨打花朵”再令人伤感的事情了。雨,本来是滋润万物的,包括滋润千万种花朵。但,疾风骤雨怎么这么残暴呢?没有丝毫丁点儿惜花爱花的意味。花朵与芭蕉毕竟不同,花朵柔弱抗争力差,芭蕉坚韧抗争力强。急雨,没有兼顾这个不同,所以,急雨后的结果也就迥异。但,这是雨之过?我想,雨有魂,花有魂,芭蕉也有魂。在灵魂与灵魂对撞的时候,各自的韧性不同归宿就有区别,谁都没有过错。就像人一样,经历许许多多的风雨许许多多的磨难与困苦,不同的灵魂,不同的韧性与抗争,归宿肯定大不同。假若人能将心开成一朵花、一朵坚强的花,经受住大雨小雨的击打与洗礼,在烟火熏染的日子里,一定会结出有滋有味的果实,一定会有灵动诗意的归宿!
我漫步山野,放眼崇山峻岭间,雨水洗礼后的天地间一片寂静,群山苍翠,旷野苍茫,野径鸟鸣,满树芬芳。雨后的空山,悠闲的流云,远处山脚边分布的村庄,村庄屋顶上缭绕的袅袅炊烟,屋前屋后各色芬芳的花,牵着老牛穿着蓑衣的老农,背着书包上学的孩童……一切恰如一幅清远深美的水墨画,无须浓墨重彩,亦让人觉得不尽风情滚滚来。
我忽然想起了那位穿着蓑衣江中垂钓的老者。想来他是一位淡泊宁静、通透豁达的智者。他应该是经历了世间的许许多多“雨打芭蕉”“雨打花朵”,才于喧嚣、嘈杂中辟一方清幽,将一颗繁杂之心放纵于清风明月、山川苍穹之中,与山为友,与水为友,与心灵为友,独钓人生的快乐。
我时常有个冲动,想要逃离现实,放下一切,避开人世间的风风雨雨,去一个远远的无人知晓的山谷幽居,与清风共舞,与落雨同眠,辟几亩薄田池塘,种三两株梅树桃花,春赏绿满枝头,夏观荷香潋滟,秋来沐风听雨,冬日踏雪赏梅,不去管风多大、雨多急,也不去管光阴何时来何时去,更不去管岁月是否会老了容颜。
只是,山中岁月,虽有白云出岫,清风绕肩,却也有形单影只的落寞萦怀,寻常如你我,待时日一久,又怎能坚守住灯红酒绿凡尘俗世的诱惑?实质上,人生谁能真正脱俗?谁能躲避世间的风风雨雨?
正如作家白落梅所说,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底的世界修篱种菊,怀一颗恬淡的心安然行走,才能任凭世间烟雨如注,内心依旧风雨无忧,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