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特色农业增产又增收
文章字数:589
  “俺村的黑木耳长得好,全身乌黑光润肉厚,荤素皆可搭配,营养丰富……”近日,涡阳县店集镇姚湾村村民张芳说,村里的黑木耳已进入采摘期,这段时间十分忙碌。
  去年初,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姚湾村引入黑木耳种植产业,发展特色农业。
  姚湾村第一书记李彬说,去年下半年秋收后,该村继续扩大黑木耳种植面积,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100余亩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据李彬介绍,按照80元/公斤计算,一亩黑木耳可收入8000元以上。
  找准了能挣钱的产业,村里确定黑木耳种植作为发展方向,并把闲置校舍建成黑木耳菌棒培育基地,目前已新建培育厂房两座共4500平方米,年培育菌棒70余万株。
  黑木耳种植基地技术员姚叶统介绍,使用贴地覆膜技术种植黑木耳,相比传统大棚种植既降低投资成本,又节能环保。
  姚湾村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也直面成本增加的风险。李彬说,他多次邀请亳州学院相关专家来村里现场授课,对黑木耳种植、管理、销售及市场风险回避、市场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科普讲解。
  同时,村民流转土地后拥有两份收入,不仅每亩可获得1000元租金,还可以在基地打工挣钱。目前,基地已安排近百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
  “黑木耳2月种植,从5月初开始采摘,到6月下旬结束。”李彬说,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亩均效益,村里在种植黑木耳前种植一季蔬菜,采摘结束后再种植大豆和玉米,“每亩蔬菜和大豆、玉米又能各增收1000多元,实现一地三收的良好种植模式。” (武长鹏蒋庆章)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