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科技助力为三农 保驾护航促丰收
文章字数:1382
近年来,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按照“以农为本”的服务宗旨,以农民群众增产、增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为濉溪县的农业经济发展贡献科技力量,该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直重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坚持统筹规划,分级负责,逐步推进和技术指导的原则,采取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式,重点突出主要作物、主要地区和主要技术环节,按照“技术支撑有力,配肥供应有保障,技术推广全普及”的要求,精心组织、认真操作,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该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约390万亩次,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1.7%,推广商品有机肥、堆沤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近20万亩。在全县推广新型肥料施用、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新技术上,小麦推广以增施有机肥、叶面肥为主的新型肥料30万亩,玉米推广以玉米专用配方肥、缓释肥为主的新型肥料施用40万亩,推广以种肥同播方式进行肥料机械深施为主的深施技术40万亩。该中心在以村为单位对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进行了调查,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已达92%以上;详细制定了适合濉溪县小麦的配方,印发10万份配方卡,全部发放到户,指导农民按方施肥;积极利用春管及夏种时节,印发春季田管技术明白纸,指导农民科学追肥,发动各镇利用施肥建议卡发放时机,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宣传配方施肥技术。
为了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农业,促进濉溪县农业高质量快速发展,打造“濉溪良种”“濉溪粮食”品牌效应。2022年,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年共举办技术培训班25期,培训人员达2600余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50万余份,推广实用新技术10余项。其中,推广站印发小麦春季田管技术明白纸10万份,大豆玉米田管技术明白纸5万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明白纸2万份,淮北冬小麦安全生产与气象服务挂图及手册1万份;植保植检站举办培训班16次,培训2000人次,印发《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明白纸、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明白纸、玉米、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明白纸、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明白纸等技术明白纸6万份,发布技术信息2000多条;土肥站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培训班6次,培训400人,发放配方卡10万份;种子站开展培训3期培训232人(包括“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培训两期、合计培训189人次;在浙江大学举办“种业监管能力水平提升”专题培训班一期,培训人员43人次);科教站编印小麦秋种技术明白纸16万份,通过短信、微信平台发布各种技术信息1万多条。
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抓实做细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四情”监测工作。2022年,该中心全年共开展苗情监测62次,撰写苗情监测报告、田管技术资料46篇;在关键农时或不利气候影响季节,加强灾情监测,及时制定防灾减灾指导意见,减少农业经济损失;定时、定点做好墒情监测工作,在全县建立10个固定监测点,全年共开展墒情监测36期次,根据墒情监测结果,结合苗情与病虫情,及时制定田间管理意见,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目前,全县已经建立了5个自动墒情监测站,已投入使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病虫情监测,每周1-2次,还建立高空杀虫灯虫情监测点5个,发放性诱设备5639套,发布《病虫情报》23期,《濉溪农业科技简报》2刊次,保证病虫监测科学、准确,充分发挥科技减灾的功能。
(杨义法)
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直重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坚持统筹规划,分级负责,逐步推进和技术指导的原则,采取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式,重点突出主要作物、主要地区和主要技术环节,按照“技术支撑有力,配肥供应有保障,技术推广全普及”的要求,精心组织、认真操作,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该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约390万亩次,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1.7%,推广商品有机肥、堆沤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近20万亩。在全县推广新型肥料施用、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新技术上,小麦推广以增施有机肥、叶面肥为主的新型肥料30万亩,玉米推广以玉米专用配方肥、缓释肥为主的新型肥料施用40万亩,推广以种肥同播方式进行肥料机械深施为主的深施技术40万亩。该中心在以村为单位对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进行了调查,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已达92%以上;详细制定了适合濉溪县小麦的配方,印发10万份配方卡,全部发放到户,指导农民按方施肥;积极利用春管及夏种时节,印发春季田管技术明白纸,指导农民科学追肥,发动各镇利用施肥建议卡发放时机,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宣传配方施肥技术。
为了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农业,促进濉溪县农业高质量快速发展,打造“濉溪良种”“濉溪粮食”品牌效应。2022年,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年共举办技术培训班25期,培训人员达2600余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50万余份,推广实用新技术10余项。其中,推广站印发小麦春季田管技术明白纸10万份,大豆玉米田管技术明白纸5万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明白纸2万份,淮北冬小麦安全生产与气象服务挂图及手册1万份;植保植检站举办培训班16次,培训2000人次,印发《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明白纸、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明白纸、玉米、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明白纸、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明白纸等技术明白纸6万份,发布技术信息2000多条;土肥站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培训班6次,培训400人,发放配方卡10万份;种子站开展培训3期培训232人(包括“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培训两期、合计培训189人次;在浙江大学举办“种业监管能力水平提升”专题培训班一期,培训人员43人次);科教站编印小麦秋种技术明白纸16万份,通过短信、微信平台发布各种技术信息1万多条。
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抓实做细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四情”监测工作。2022年,该中心全年共开展苗情监测62次,撰写苗情监测报告、田管技术资料46篇;在关键农时或不利气候影响季节,加强灾情监测,及时制定防灾减灾指导意见,减少农业经济损失;定时、定点做好墒情监测工作,在全县建立10个固定监测点,全年共开展墒情监测36期次,根据墒情监测结果,结合苗情与病虫情,及时制定田间管理意见,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目前,全县已经建立了5个自动墒情监测站,已投入使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病虫情监测,每周1-2次,还建立高空杀虫灯虫情监测点5个,发放性诱设备5639套,发布《病虫情报》23期,《濉溪农业科技简报》2刊次,保证病虫监测科学、准确,充分发挥科技减灾的功能。
(杨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