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打造为农服务“先锋队”为乡村振兴赋能
文章字数:953
五年来,埇桥区供销社高举为“三农”服务的旗帜,抓龙头、上项目、建网络,推进基层组织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实现了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2019年6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把埇桥区按照“政府主导、供销社推动、村社参与、市场化运作”为原则建立政府主导型村级供销社的做法称为“宿州埇桥模式”,写入《村级基层社建设指南》,在全国推广。
凝心聚力,推进改革纵深发展。五年来,埇桥供销社按照中央及省市委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恢复建立“三会”制度,完善理事会、监事会领导成员提名选举制度;通过建立社有资产运营监管体系,加强社有资产监管,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成立宿州市埇桥区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区供销社本级社有资本投资公司和社有资产的主要运营平台,为打造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提供坚实保障;设置理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综合业务股和财务审计股“两室两股”,进一步强化了供销社为农服务属性和发展经济属性以及对直属企业和基层社的资产监管职责。
守正创新,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五年来,埇桥区供销社加快区域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步伐;加快新建、改建标准化区域为农服务中心11个,2022年,埇桥区供销社系统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各类组织有14家,托管土地面积达78万余亩,托管土地经济效益比传统种植明显提高。
健全的基层组织体系是为农服务的基础。埇桥区供销社实行开放办社,创新基层社改造模式,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综合改革启动以来,埇桥区新建和改造基层社8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5家,其中获评总社示范社2家,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社72家,其中省社五星级综合服务社4家、市社四星级综合服务社12家。埇桥区供销社系统实现了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业态转变。
提质增效,完善流通体系建设。2022年,埇桥区供销社作为试点被列入全国供销合作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培育名单,全省仅5个县区列入培育名单。埇桥区供销社通过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区级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乡镇综合超市,改造升级农村综合服务社,做强县域流通服务网络经营主体,建立完善以流通骨干企业为支撑、城区为枢纽、乡镇为节点、村级为终端的三级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把握县域流通网络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了供销合作社的独特优势。
(刘畅)
凝心聚力,推进改革纵深发展。五年来,埇桥供销社按照中央及省市委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恢复建立“三会”制度,完善理事会、监事会领导成员提名选举制度;通过建立社有资产运营监管体系,加强社有资产监管,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成立宿州市埇桥区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区供销社本级社有资本投资公司和社有资产的主要运营平台,为打造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提供坚实保障;设置理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综合业务股和财务审计股“两室两股”,进一步强化了供销社为农服务属性和发展经济属性以及对直属企业和基层社的资产监管职责。
守正创新,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五年来,埇桥区供销社加快区域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步伐;加快新建、改建标准化区域为农服务中心11个,2022年,埇桥区供销社系统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各类组织有14家,托管土地面积达78万余亩,托管土地经济效益比传统种植明显提高。
健全的基层组织体系是为农服务的基础。埇桥区供销社实行开放办社,创新基层社改造模式,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综合改革启动以来,埇桥区新建和改造基层社8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5家,其中获评总社示范社2家,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社72家,其中省社五星级综合服务社4家、市社四星级综合服务社12家。埇桥区供销社系统实现了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业态转变。
提质增效,完善流通体系建设。2022年,埇桥区供销社作为试点被列入全国供销合作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培育名单,全省仅5个县区列入培育名单。埇桥区供销社通过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区级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乡镇综合超市,改造升级农村综合服务社,做强县域流通服务网络经营主体,建立完善以流通骨干企业为支撑、城区为枢纽、乡镇为节点、村级为终端的三级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把握县域流通网络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了供销合作社的独特优势。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