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皖美粮油”畅销长三角
文章字数:811
近日,从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传来消息,我省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主动拓展与兄弟省市产销合作,2022年向沪苏浙地区销售粮食545万吨,为保障长三角地区粮食供应和产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曹越方介绍,2022年我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总产量达4100万吨,位列全国第四。当前,全省规上粮油加工企业1663家,日加工原粮能力27.8万吨。我省积极拓展与沪苏浙粮食产销合作深度、广度,鼓励我省粮食主产市、县主动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加深粮食产销合作关系,扩大粮食产销范围,开设粮食销售窗口,拓宽粮食销售渠道,实现互利共赢。据国家粮油信息系统数据显示,2022年我省粮食分别销往上海、江苏、浙江70万吨、230万吨、245万吨。同时,与沪浙粮食主管部门和企业就粮食异地储备、仓储管理等方面合作进行具体交流对接。目前,沪浙在皖累计建立异地储备14.7万吨,其中上海7.5万吨、浙江7.2万吨,均参照省级储备粮严格管理,确保储备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
曹越方介绍,借力长三角产销大平台、大市场,我省坚持品质为先品牌理念,发展紧缺、专用、绿色优质粮食品种。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优质粮油产品品牌,满足长三角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截至2022年底,全省拥有“安徽好粮油”产品161个,“中国好粮油”产品40个(占全国8.8%,居全国第二位)。
下一步,我省还将积极拓展优质粮食合作空间,推进优质“皖美粮油”和沪苏浙粮食市场深度合作,满足长三角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拓展异地储备合作空间,建立一定数量异地储备和动态储备,并参照省级储备严格管理;拓展仓储物流合作空间,建议沪苏浙依托我省现有粮源基地和大型粮食收储、加工等企业,共建一批集生产、收储、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粮食应急保障基地,提高区域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拓展“双招双引”合作空间,重点推介“阜南县粮食食品产业园及铁路专用线改造升级”等双招双引项目;拓展流通监管合作空间,巩固长三角粮食流通执法督查联席会议成果,营造诚信经营的粮食市场环境。
(张玉芳)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曹越方介绍,2022年我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总产量达4100万吨,位列全国第四。当前,全省规上粮油加工企业1663家,日加工原粮能力27.8万吨。我省积极拓展与沪苏浙粮食产销合作深度、广度,鼓励我省粮食主产市、县主动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加深粮食产销合作关系,扩大粮食产销范围,开设粮食销售窗口,拓宽粮食销售渠道,实现互利共赢。据国家粮油信息系统数据显示,2022年我省粮食分别销往上海、江苏、浙江70万吨、230万吨、245万吨。同时,与沪浙粮食主管部门和企业就粮食异地储备、仓储管理等方面合作进行具体交流对接。目前,沪浙在皖累计建立异地储备14.7万吨,其中上海7.5万吨、浙江7.2万吨,均参照省级储备粮严格管理,确保储备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
曹越方介绍,借力长三角产销大平台、大市场,我省坚持品质为先品牌理念,发展紧缺、专用、绿色优质粮食品种。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优质粮油产品品牌,满足长三角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截至2022年底,全省拥有“安徽好粮油”产品161个,“中国好粮油”产品40个(占全国8.8%,居全国第二位)。
下一步,我省还将积极拓展优质粮食合作空间,推进优质“皖美粮油”和沪苏浙粮食市场深度合作,满足长三角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拓展异地储备合作空间,建立一定数量异地储备和动态储备,并参照省级储备严格管理;拓展仓储物流合作空间,建议沪苏浙依托我省现有粮源基地和大型粮食收储、加工等企业,共建一批集生产、收储、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粮食应急保障基地,提高区域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拓展“双招双引”合作空间,重点推介“阜南县粮食食品产业园及铁路专用线改造升级”等双招双引项目;拓展流通监管合作空间,巩固长三角粮食流通执法督查联席会议成果,营造诚信经营的粮食市场环境。
(张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