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研究发现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危害大
文章字数:905
  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发表论文称,30年来,我国居民因过量摄入含糖饮料而死亡的人数几乎翻了一番,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导致的死亡率也增加了35%。
  研究者分析了1990~2019年我国及各省因摄入高糖甜味饮料导致的死亡病例及疾病负担。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因含糖饮料导致的死亡人数达到4.66万人,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95%,而全球这一增长率为30.4%。我国因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导致的死亡率从1990年的0.34%增加到2019年的0.46%,增加了35%。
  上述研究发现,2014年,国人人均全年饮料摄入量高达119公斤,约为2003年人均消费量的10倍。从性别看,2019年,中国男性因含糖饮料死亡的人数以及过去30年中的死亡人数增加幅度均高于女性。从地域看,2019年,山东、河南、河北、湖南和广东省的居民因过量摄入含糖饮料而导致的死亡负担更重。
  研究显示,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死亡的负担尤为突出。在过去30年中,因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死亡的人数分别增加了95%和94%。2019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为42098人,糖尿病死亡人数为4534人。与1990年相比,2019年因高糖饮料摄入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分别增加了49%和88%。
  研究者指出,过量摄入含糖饮料作为一种行为危险因素,与高体重指数、高血压、红肉摄入过多、饮酒和吸烟一样,都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普遍,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
  糖摄入超标会引起肥胖、胰岛素敏感性受损,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摄入过多含糖饮料,还可造成血脂代谢异常,导致高尿酸血症,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郭晓蕙说:“年轻人本来血管很好,但不少人喜欢大量喝甜饮料,易出现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血管壁形成斑块,造成血管粥样硬化,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对健康的潜在危害最大。”
  同时,过度摄入含糖饮料还可能增加患癌风险。《英国医学杂志》曾撰文指出,每天喝100毫升含糖饮料,患癌风险增18%,每天饮用一杯(355毫升)或更多含糖饮料的女性,患肝癌的风险升高78%。
  如何帮助大家控制含糖饮料的摄入?研究人员建议,需要改进含糖食品加工技术,通过税收或补贴管理含糖饮料市场,增加水和健康食品的供应,限制推广含糖饮料和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广告宣传,推广公共健康教育和健康饮食咨询。 (李珍玉)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