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浅议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康复
文章字数:3298
  颅脑损伤是指脑膜、脑组织、脑血管以及脑神经的损伤。根据脑损伤病理改变的先后分为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前者指暴力作用于头部时立即发生的脑损伤,如脑震荡、脑挫裂伤;后者指受伤一定时间后发生的脑水肿和颅内血肿,压迫脑组织引起的损伤。按伤后脑组织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脑损伤两类。
  颅脑损伤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外伤,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合并存在。随着我国建筑、交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颅脑损伤病例呈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该疾病的发生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重物砸伤、殴打致伤等情况有关,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加上该疾病起病快,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该疾病具有致死率高的特点。临床上,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清除患者颅脑中的血块,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且术后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在给予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应进行护理干预,以降低术后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了解受伤过程如:暴力大小、方向、性质、速度和作用部位。受伤当时意识状态、伤后有无颅内压增高、脑脊液漏的症状,以及现场急救经过。了解既往健康史。
  2.身体状况:评估病人的伤后症状和体征,特别是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神经系统体征的动态变化。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判断颅脑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3.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了解病人和家属对颅脑损伤及其预后的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
  1.现场急救:现场急救首先争分夺秒地抢救心跳骤停、窒息、开放性气胸、大出血等危及病人生命的伤情,颅脑损伤救护时应做到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禁用吗啡止痛。有明显大出血者应补充血容量,无外出血表现而有休克征象者,应查明有无头部以外部位损伤,如合并内脏破裂等。开放性损伤有脑组织从伤口膨出时,在外露的脑组织周围用消毒纱布卷保护,再用纱布架空包扎,避免脑组织受压,并及早使用抗生素和TAT。记录受伤经过和检查发现的阳性体征,及急救措施和使用药物。
  2.一般护理
  (1)体位:意识清醒者采取斜坡卧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昏迷病人或吞咽功能障碍者宜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免呕吐物、分泌物误吸。
  (2)营养支持:昏迷病人须禁食,早期应采用胃肠外营养。每天静脉输液量在1500~2000ml,其中含钠电解质500ml,输液速度不可过快。伤后3天仍不能进食者,可经鼻胃管补充营养,应控制盐和水的摄入量。病人意识好转出现吞咽反射时,可耐心地经口试喂蒸蛋、藕粉等食物。
  (3)降低体温:高热使机体代谢增高,加重脑组织缺氧,应及时处理。应采取降低室温、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解热剂等降温措施。
  (4)躁动的护理:引起躁动的原因很多,如头痛、呼吸道不通畅、尿潴留、便秘、被服被大小便浸湿、肢体受压等,须查明原因及时排除,切勿轻率给予镇静剂,以免影响观察病情。对躁动病人不可强加约束,避免因过分挣扎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3.保持呼吸道通畅:意识障碍者容易发生误咽、误吸,或因下颌松弛导致舌根后坠等原因引起呼吸道梗阻。必须及时清除咽部的血块和呕吐物,并注意吸痰,舌根后坠者放置口咽通气管,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持有效地吸氧,呼吸换气量明显下降者,应采用机械辅助呼吸。
  4.严密观察病情:目的是观察治疗效果和及早发现脑疝,不错失抢救时机。
  (1)意识状态:反映大脑皮质功能和脑干功能状态,观察时采用相同程度的语言和痛刺激,对病人的反应作动态的分析,判断意识状态的变化。意识障碍的程度目前通用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CS),分别对病人的睁眼、言语、运动三方面的反应进行评分。再累计得分,用量化方法来表示意识障碍的程度,最高为15分,总分低于8分即表示昏迷状态,分数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严重。
  (2)生命体征:观察生命体征时为了避免病人躁动影响准确性,应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伤后生命体征出现“两慢一高”,同时有进行性意识障碍,是颅内压增高所致的代偿性生命体征改变;下丘脑或脑干损伤常出现中枢性高热;伤后数日出现高热常提示有继发感染。
  (3)瞳孔:注意对比两侧瞳孔的形状、大小和对光反射。伤后立即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是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所致;伤后瞳孔正常,以后一侧瞳孔先缩小继之进行性散大,并且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是小脑幕切迹疝的眼征;如双侧瞳孔时大时小,变化不定,对光反射消失,伴眼球运动障碍(如眼球分离、同向凝视),常是脑干损伤的表现;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或去大脑强直,多为临终前的表现。另外,要注意伤后使用某些药物会影响瞳孔的观察,如使用阿托品、麻黄碱使瞳孔散大,吗啡、氯丙嗪使瞳孔缩小。
  (4)锥体束征:原发性脑损伤引起的偏瘫等局灶症状,在受伤当时已出现,且不再继续加重;伤后一段时间出现或继续加重的肢体偏瘫,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和瞳孔变化,多是小脑幕切迹疝压迫中脑的大脑脚,损害其中的锥体束纤维所致。
  (5)其他: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是颅内压增高的主要表现,尤其是躁动时无脉搏增快,应警惕脑疝的形成。
  5.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应用高渗脱水剂、利尿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力的重要环节。观察用药后的病情变化,是医生调整应用脱水剂间隔时间的依据。避免使颅内压骤然升高的因素。
  6.预防并发症:昏迷病人生理反应减弱或消失,全身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压疮、关节僵硬、肌肉挛缩、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
   三、手术前后的护理
  除继续作好上述护理外,手术前常规准备。手术前手术前2h内剃净头发,洗净头皮,待术中再次消毒。手术后:1.体位:小脑幕上开颅术后,取健侧或仰卧位,避免切口受压;小脑幕下开颅术后,应取侧卧或侧俯卧位。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及时发现术后所内出血、感染、癫病以及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3.管道护理:包括尿管、血管内导管以及术区留置的引流管,应做到每日评估,加强护理,尽早拔除,以免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实施脑脊液外引流术时,应严密监测病人的意识、瞳孔、神经功能障碍的程度。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观察引流管的状况,避免发生堵管或脱管、过度引流等风险。在达到引流目的后,应尽早拔除。4.搬运病人时动作轻稳,防止头部转动或受震荡,搬动病人前后应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四、康复护理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功能,促进运动反射的重新建立及意识恢复,一般在神经功能稳定后24h即可开始康复治疗。对于意识障碍的病人,可采用促醒药物、高压氧和电刺激等方法早期促醒。对于肢体运动障碍的病人,可采取:1.良肢位摆放,减少肌肉痉挛和异常模式的发生;2.被动活动,维持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挛缩;3.渐进式活动方式:床上(床头抬高30°~80°),坐(床边和床边座椅),床边站和步行训练,每一阶段能够完全耐受后再进入下一阶段。对存在吞咽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等问题的病人,也应及早采用相应的康复管理方案,以期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减少并发症。
  五、心理护理
  向病人或家属说明病情、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以稳定其情绪,配合治疗和护理。病情稳定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进展缓慢,需长时间进行精心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此时病人及家属易产生焦虑、烦躁情绪,医护人员要帮助病人树立康复的信心,鼓励坚持功能锻炼;指导家属务必让病人时刻感到被关怀、理解和支持,增强病人的自信心。
  六、健康教育
  1.康复训练对病人耐心指导,制订合适目标,帮助病人努力完成,一日康复有进步,病人会产生成功感,树立起坚持锻炼和重新生活的信心。
  2.控制癫病有外伤性癫痛者,应按时服药控制症状发作,在医师指导下逐渐减量直至停药,不可突然中断服药。癫痫病人不宜单独外出或进行有危险的活动(如游泳等),以防发生意外。
  3.生活指导重度残障者的各种后遗症应采取适当的治疗,鼓励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指导其部分生活自理;并指导家属生活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去骨瓣减压者,外出时需戴安全帽,以防意外事故挤压减压窗。
  4.出院指导出院后继续鼻饲者,要教会家属鼻饲饮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临泉县人民医院 邱文娟)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