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哪些病人需要做冠脉CTA?如何护理你了解吗?
文章字数:3049
  一、冠状动脉CTA的相关常识
  冠状动脉CTA指的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方式利用螺旋CT及进行扫描,扫描结束后再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和重建,从而得到心脏冠状动脉成像,利用这种方法能够观察到患者的冠状动脉形态是否狭窄或是否出现钙化现象等等。当前许多人都不太了解冠状动脉CTA 检查,在开展冠状动脉CTA检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项问题:第一,冠状动脉CTA的适应症主要包括症状典型和症状不典型两种,如果患者的症状不典型,没有明显支持冠心病的证据,就可以进行一些较为简单的检查工作,比如应用活动平板或是进行24小时的心电图检查。反向来说,如果患者的症状很典型,那么就要直接进行造影检查,因为CTA只是一项检查工作,并不能同时进行干预,如果患者CTA检查后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就要及时进行造影检查,在进行造影检查的过程中还可以搭配球囊扩张手术或是支架植入手术。因此,CTA最为主要的应用价值在于检测患者有无冠心病,但是针对一些证据不充足的患者,如果冠状CTA的检测结果显示症状轻微或是无症状,那么患者无需继续进行造影检测。第二,部分出现病变的CTA检测结果不够清晰。人们对于CTA检测结果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其实并不是所有出现病变的CTA都能够被看清,特别是针对一些钙化现象较为明显或是植入过支架的患者来说,他们的心率快慢直接影响着成像质量,心率变化越快,成像就会越模糊,现阶段的64排CTA的应用要求是保证患者的心率在每分钟60次以下的范围内,尽管是速度更快的128排和双源CTA也需要在应用过程中将患者的心率控制在每分钟70次以下的范围内。还有一些检测失误主要表现在某些患者的冠状CTA会高估患者病变的狭窄程度。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医疗技术持续不断地发展和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冠状CTA的成像质量会得到进一步地优化,使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阔。冠状动脉CTA检查是一项应用于检查动脉血管疾病是否正常的辅助性检查,CTA设备主要包含三方面:第一,扫描设备是由X线管,探测器以及扫描架组合而成;第二,计算机系统,能够将扫描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储存和运算;第三,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能够把经过计算机处理和重建的图像在电视屏幕上显示出来,或者是利用多幅照相机和激光照相机将图像定格。有雨计算机具有储存容量大、运算速度快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发挥出立即重建图像的作用。
  二、冠状动脉CTA的副作用
  冠状动脉CTA,利用检查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方式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的特征,从而诊断患者是否罹患冠心病。这项检查主要利用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方式来完成,具有以下几点副作用:第一,X线辐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需要控制好应用剂量,防止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第二,患者容易对造影剂过敏,当前广泛应用的造影剂为碘海醇,也就是人们熟悉的碘制剂,对海鲜、海带过敏的患者尤其容易对碘产生过敏反应,因此过敏体质的患者不能应用冠状动脉CTA检查;造影剂容易给患者的肾脏带来危害,由于造影剂是通过肾脏进行排泄的,肾功能不健全的患者容易导致肾功能恶化,因此一般情况下肾功能不健全的患者都不需要应用这项检查。如果患者的肾功能正常,待检查结束后需要饮用大量的水亦或是进行静脉注射,尽早将造影剂排除体外,通常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了胸闷、心慌或气短的临床症状,可以考虑有冠心病迹象,建议采用冠状动脉CTA或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继续进行下一步地研究和诊断。
   三、冠状CTA检查的护理
  (一)检查前护理

  在检查开始前为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告诉医生,在检查四个小时前,禁止患者食用固体食物,尽量保持饮食清淡,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要饮水。护理人员要提前给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检查的目的、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等,为患者做好心理建设,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接受检查的患者要先进行对比剂的过敏试验,然后签订检查协议书。接受检查的患者静息心率需要控制在每分钟70次以下的范围内,心率过快的患者需要先排除禁忌然后在扫描前一个小时左右口服25~50毫克的倍他洛克,接受检查的患者需要采取仰卧位的姿势,在扫描开始之前进行屏气训练,然后观察患者对比机注射后的全身反应。
  (二)心理护理
  由于容易罹患冠心病的患者通常都具有胸闷和胸痛史,并且他们大多都以中老年患者为主,中老年患者经常会出现焦虑、紧张和恐惧的心理,有部分患者在接受检查时身边没有家属陪伴,情绪容易出现严重的波动现象。在检查开始之前,护理人员要针对每位患者的心理状况、家庭状况、工作情况以及对于疾病的认知进行综合的调查和分析,强化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的消极情绪,让患者用稳定平和的状态接受检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部分情绪波动非常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为他们进行心理护理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时,可以根据医生的嘱托,在检查开始前30分钟为患者口服5毫克的地西泮。
  (三)检查开始前监测心率、心律
  冠状动脉CTA检查开始前的心率监测和护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着检查结果的优劣。护理人员采用心电监护的方式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和胸痛情况等,如果发现病情出现变化,需要及时报备给医生。一般情况下检查冠状动脉的CTA都需要提前控制心率,将患者的心率控制在每分钟70次以下。
   (四)放置静脉留置针
  放置静脉留置针主要是为了确保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效果,冠状动脉CTA检查需要为患者的静脉折射大量的造影剂,接受检查的患者大多都是中老年人,部分患者存在着严重的血管硬化和皮下脂肪减少的症状,血管容易滑动,缺乏弹性,血管外径比较粗,内径较窄,针对这类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需要保持耐心,并且技术要娴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使用左手拇指、食指固定好穿刺位置的上下两端,进针角度大概为60度左右,快速地一次性完成,当针头进入到血管后如果没有出现回血现象,可以轻轻地左右摆动针头,确定针头进入到静脉以后,将留置的针芯快速拔出,手持针座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
  (五)检查后的护理
  患者接受检查后需要步行回到病房,亦或是家属使用轮椅将患者送回到病房,然后指导患者进食,患者需要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温饱最为适宜,护理人员还要给患者养成多饮水的良好习惯,促进患者的新陈代谢。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并为患者介绍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引导患者多休息,并进行适当地运动,从而有效地避免并发症的引发。给予患者心电血压监护护理,如果患者感受到自己出现了胸闷、胸痛、虚弱、盗汗的症状,需要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患者接受检查后经常会因为担忧检查结果、担忧并发症、或肢体肿胀疼痛感等原因而出现严重的情绪波动或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反应,在这个时候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叮嘱患者家属要多关注患者,了解患者的需求,掌握良好的时机和技巧为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心理疏导。总而言之,全面细致的临床观察,心率和心律的监测,娴熟的检查技术以及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是保障冠状动脉CTA检查顺利进行的关键。
  总而言之,冠状动脉CTA是一种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冠心病患者心脏冠状动脉图像的检查方式,经过这项检查,医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患者冠状动脉是否出现狭窄或钙化现象。现阶段,冠状动脉造影是用来诊断冠心病最有效、最精准的方法。冠状动脉造影,通俗来讲,就是能够将患者的冠状动脉状况生成简单直观的影像,使用录像的方法为医生的治疗工作提供依据。由于这项检查对于患者的心率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检查前后需要为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其中包含心理干预和生活护理等等,优化患者的心率状态,提高检测的精准度。 (太和县人民医院 解晓双)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