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土地入股享分红 合作经营助增收
文章字数:1385
金秋时节,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黑姑娘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蜜薯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合作社负责人李为侠带领工人们忙着收获、搬运蜜薯,再装车发往多地市场。
“这个合作社办得好啊,土地入股有分红,来这里务工又能挣工钱。”正在地里忙着搬运蜜薯的杨集村村民孙芬香高兴地说。
早在2017年,孙芬香就将自家10亩承包地的经营权入股黑姑娘种植专业合作社了。“每年保底金5000元,这是固定的。分红多少要看合作社的效益情况,今年3月份已拿到2021年度的分红款4000元。”孙芬香说,六年来,她不但每年都能按时拿到合作社的分红款,而且农忙季节可到合作社务工,每年还能挣到近2万元的工钱。
2016年成立的黑姑娘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滚动发展,如今经营土地的规模已达2000多亩,其中约一半的土地为村民入股,另一半土地则由合作社流转而来。
“入股合作社的土地,每年发保底金一次,分红一次。最近的一次分红是,今年3月份,62户股东分别领取300元至9264元不等的分红款,共计40.06万元。”合作社负责人李为侠告诉记者,此外,杨集村有9户脱贫户将每户5万元的小额信贷资金入股到合作社,每年每户获得分红3500元左右。
杨集村耕地面积12000多亩,人口有4534人。前些年,随着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该村土地撂荒面积逐渐增多。有的土地虽然有人种,也仅是种些常规低效作物。“这么多的黑土地,不好好经营太可惜了!我要把它利用起来。”李为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16年,李为侠成立黑姑娘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了近300亩的土地入股,年底每亩地保底加分红800多元。看到土地入了股,就能获得不错的收入,2017年又有不少农户陆续将自家承包地入股到黑姑娘合作社,合作社拥有的土地达到1000多亩。这一年,合作社添置了一批大中型农业机械。
“近几年,又流转了一些土地,加一块,现有2000多亩地。”李为侠介绍,合作社种了大棚果蔬200亩、蜜薯900亩、优质强筋小麦900多亩。温室大棚里,每年元月初种植美都西瓜,4月中旬就可以上市,5月底西瓜收获结束,6月至8月种两茬小青菜,9月下旬再种一茬莴苣,12月下旬就可上市,大棚果蔬每亩年产值可达1.3万元。蜜薯亩产值4000多元;因优质强筋小麦比普通小麦价格高,一季小麦,再加一季玉米和大豆,种粮这一块亩产值可达3000元左右。“总之,合作社一直用多元化经营、精细化管理、特色化产品,来提高土地产出率。”
据了解,该合作社的农产品除销往宿州本地市场外,还远销合肥、南京、上海等城市的商超。由于合作社经营有道,入股成员的收益由2016年的每亩地800多元增至2021年的1000多元。同时,合作社的积累也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大幅提高,今年3月,合作社分红的当天,又有16户村民与合作社签订了土地入股合同。
“我家有五口人长期在深圳务工,家里20亩地主要靠老父亲打理。每到麦收季节,我都要回来一趟,帮忙收麦,同时看望老父亲。父亲有土地情结,喜欢种地。但年纪大了,种地也就吃力了。现在好了,这20亩地入股黑姑娘合作社,每年能拿到2万元左右的保底加分红钱,何乐而不为呢?”杨集村村民程三强说。
合作社不仅带着村民一起致富,还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2017年以来,合作社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8.5万到10万元不等的收入。
李为侠表示,合作社将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和支持下,紧紧抓住杨集村被列为灵璧县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机遇,进一步做强做优产业,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同时健全合作社的利益联结与分配机制,将长期坚持“利益共享”,带领大伙共同致富。
(通讯员王庆明)
“这个合作社办得好啊,土地入股有分红,来这里务工又能挣工钱。”正在地里忙着搬运蜜薯的杨集村村民孙芬香高兴地说。
早在2017年,孙芬香就将自家10亩承包地的经营权入股黑姑娘种植专业合作社了。“每年保底金5000元,这是固定的。分红多少要看合作社的效益情况,今年3月份已拿到2021年度的分红款4000元。”孙芬香说,六年来,她不但每年都能按时拿到合作社的分红款,而且农忙季节可到合作社务工,每年还能挣到近2万元的工钱。
2016年成立的黑姑娘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滚动发展,如今经营土地的规模已达2000多亩,其中约一半的土地为村民入股,另一半土地则由合作社流转而来。
“入股合作社的土地,每年发保底金一次,分红一次。最近的一次分红是,今年3月份,62户股东分别领取300元至9264元不等的分红款,共计40.06万元。”合作社负责人李为侠告诉记者,此外,杨集村有9户脱贫户将每户5万元的小额信贷资金入股到合作社,每年每户获得分红3500元左右。
杨集村耕地面积12000多亩,人口有4534人。前些年,随着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该村土地撂荒面积逐渐增多。有的土地虽然有人种,也仅是种些常规低效作物。“这么多的黑土地,不好好经营太可惜了!我要把它利用起来。”李为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16年,李为侠成立黑姑娘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了近300亩的土地入股,年底每亩地保底加分红800多元。看到土地入了股,就能获得不错的收入,2017年又有不少农户陆续将自家承包地入股到黑姑娘合作社,合作社拥有的土地达到1000多亩。这一年,合作社添置了一批大中型农业机械。
“近几年,又流转了一些土地,加一块,现有2000多亩地。”李为侠介绍,合作社种了大棚果蔬200亩、蜜薯900亩、优质强筋小麦900多亩。温室大棚里,每年元月初种植美都西瓜,4月中旬就可以上市,5月底西瓜收获结束,6月至8月种两茬小青菜,9月下旬再种一茬莴苣,12月下旬就可上市,大棚果蔬每亩年产值可达1.3万元。蜜薯亩产值4000多元;因优质强筋小麦比普通小麦价格高,一季小麦,再加一季玉米和大豆,种粮这一块亩产值可达3000元左右。“总之,合作社一直用多元化经营、精细化管理、特色化产品,来提高土地产出率。”
据了解,该合作社的农产品除销往宿州本地市场外,还远销合肥、南京、上海等城市的商超。由于合作社经营有道,入股成员的收益由2016年的每亩地800多元增至2021年的1000多元。同时,合作社的积累也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大幅提高,今年3月,合作社分红的当天,又有16户村民与合作社签订了土地入股合同。
“我家有五口人长期在深圳务工,家里20亩地主要靠老父亲打理。每到麦收季节,我都要回来一趟,帮忙收麦,同时看望老父亲。父亲有土地情结,喜欢种地。但年纪大了,种地也就吃力了。现在好了,这20亩地入股黑姑娘合作社,每年能拿到2万元左右的保底加分红钱,何乐而不为呢?”杨集村村民程三强说。
合作社不仅带着村民一起致富,还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2017年以来,合作社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8.5万到10万元不等的收入。
李为侠表示,合作社将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和支持下,紧紧抓住杨集村被列为灵璧县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机遇,进一步做强做优产业,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同时健全合作社的利益联结与分配机制,将长期坚持“利益共享”,带领大伙共同致富。
(通讯员王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