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危险因素及防护策略
文章字数:2992
青少年是国之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的身心健康牵动着亿万国民的心。但近几年,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这一新生词汇以较高的频率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那么,何谓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呢?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是指个体在无自杀意念的情况下,采取一系列反复、故意、直接伤害自己身体且不被社会所允许的行为,该行为多见于青少年人群。据中国大陆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相关的meta分析提示:我国大陆中学生的非自杀性自伤总检出率已高达27.4%。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危险因素促使青少年作出如此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行为,又该怎样去防范和干预呢?
1、社会因素
1.1家庭环境
相关研究表明,若父母给予青少年不良的教育方式,则无法保证青少年能形成一个正面的自我概念,或者使青少年无法得到自尊以及自我效能感,同时更易于产生日常生活中的好事情或者好的经历体验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想法,或者是无法自控地、习惯性地将事件归纳于局限的、暂时的、外在的、悲观的处理方式,也由此导致发生及发展抑郁等不良情绪。另外,当下,较高的社会竞争压力使得父母寄予青少年的期望值也相对较高,并给予了过多的保护性干涉,这使得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无法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一个良好且正确的认知,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后,多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对此类青少年的照护过程中,不仅需要从青少年自身角度出发,鼓励其以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事件,同时作为青少年的父母,应多从子女角度出发,避免将过多的压力及期望强加到子女身上,应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1.2童年不良经历
童年时期比较常见的不良经历,如父母离异、家庭变故、身心虐待、贫苦等均会对青少年的生活及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且这些青少年在成人之后也会产生诸如自卑、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并伴有安全感及自信心缺乏及莫名其妙的压力等,或者表现出无法信任别人、防御性以及攻击性较强等特点,他们多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痛苦或面对当前的困境。此类青少年,需要从其童年角度出发,去了解其童年时期的痛苦经历,通过专业的情感疏导及心理护理干预等,消除其负面情绪及不良体验,分散其注意力,给予其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正面熏陶。
1.3负性生活事件
在青少年人群当中,比较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包括人际冲突、学习压力、青少年时期的情感问题等。一般情况下,个体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与其非自杀性自伤之间显示出了密切的正相关性,所受到的伤害越重,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也越严重。在给予此类青少年照护期间,应引导其以正确乐观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时常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调节心态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及情感问题等。
2、心理学因素
2.1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指的是一种个体的精神活动,具有比较稳定且持久性较强的特征性表现。在通常情况下,人格特征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⑴通常会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则无法进行改变。⑵人格特征本身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差异性及完整性。某些表现出喜欢竞争、好胜心较强、比较霸道且无耐心的人格特征则相对而言更易导致非自杀性自伤的出现。面对一些具有比较极端的人格特征的青少年,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刺激性或者攻击性的语言,注意态度温和,语言和善,拉近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取得信任后寻找其中问题给予解决。
2.2性格特征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性格特征而言,内向性格以及缺乏自信的青少年,其情绪发泄途径相对较少,也并不合理有效,更加容易发生非自杀性自伤。一旦经历突发事件后,可能会选择以非自杀性自伤等极端的方式来达到缓解自身不良情绪的目的。另外,一些乐于追求刺激、冲动性格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当中通常不考虑后果,喜欢做一些危险性及刺激性均较高的行为,导致非自杀性自伤情况的发生。照护有这些性格特征的青少年时,应指导其以正确的途径发泄不良情绪,将关注点及思想转移至正确的方向,例如选择打球、跳舞等方式疏泄情绪,面对追求危险行动的青少年,应提供安全健康的可替代行动,替代不良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
2.3情感难言症
情感难言症是1972年由Sifneos所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患者不能领悟及适当地表达情绪,也并不具有幻想能力,既往的思维方式相对而言趋于现实且较为刻板,无法准确合理地将自身的情绪感受以及内在体验进行区分。既往也有研究发现,情感难言症与其自我伤害之间通常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这也提示了情感难言症与其自伤性行为之间的密切关系,也由此更加有利于理解情感难言症所造成自伤及自残之不良影响。在进行护理干预时,可通过对其面部表情、行为特征的观察,对其情绪及内在想法进行初步评估,随后在与其交谈期间读取青少年的想法,之后给予针对性的疏导。
3、生物学因素
3.1 5-羟色胺
5-羟色胺在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维持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曾有相关报道指出,若5-羟色胺在人体大脑皮层当中的水平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则有可能增加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生风险,原因是大脑皮层本身与情绪回路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具有控制及调节情绪回路的效果。一旦5-羟色胺在大脑皮层当中的表达水平异常或者发生功能失调则会对人体的情绪活动带来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情绪失控,由此产生悲观的情绪以及认知上的改变,从而导致危害性行为的发生及发展。
3.2内源性阿片类
按照内源性阿片理论所述,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等一系列的行为可促进并加快内源性阿片类的释放,而因此所释放的阿片肽通过自身的作用环节反馈性地增加了愉悦感,这可能是导致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反复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3.3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被认为是用于调节中枢功能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中下丘脑本身来自不同的神经递质系统,例如单胺类的神经递质。因此,对于合并存在情感障碍的青少年患者而言,其神经内分泌功能受到相应的影响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单胺类的神经递质系统带来不良影响,导致其表达水平的异常,此时青少年患者会相应地表现出攻击性以及冲动性的情绪特点,这也增加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生风险。
4、临床因素
目前导致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常见疾病包括了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一旦上述精神类疾病未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干预,则会随着这些疾病的进展而增加非自杀性自伤发生的风险。在实施护理干预时不仅需要严格配合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及行为矫正,同时还要针对其不同的疾病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例如指标监测、心理疏导、用药指导、情感支持、健康教育等。
5、其他因素
应激事件主要指的是因危险突然来临或者因外界情况突然改变而导致一种情绪状态的一类事件。可诱发应激事件的原因较多,可能来自躯体,也可能来自心理或周围的社会环境。青少年本身处于一个比较敏感的心理发育期,在此段时期应激事件发生风险相对较高,且缺乏正确的应对方式,往往会以比较偏激的方式来缓解应激事件带来的不良情绪,这也增加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发生的风险。面对此类青少年,应从其心理发育状态出发,从青少年自身及家长的角度获取其既往发生应激事件的原因,并对其高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及判断,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包括心理支持、配合情景模拟训练、加强体育锻炼、放松训练等,以减少应激事件对青少年心理状态带来的不良刺激。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塑形期,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生物学的因素等都在这一时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及社会环境,让青少年们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安庆市第六人民医院 方云)
1、社会因素
1.1家庭环境
相关研究表明,若父母给予青少年不良的教育方式,则无法保证青少年能形成一个正面的自我概念,或者使青少年无法得到自尊以及自我效能感,同时更易于产生日常生活中的好事情或者好的经历体验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想法,或者是无法自控地、习惯性地将事件归纳于局限的、暂时的、外在的、悲观的处理方式,也由此导致发生及发展抑郁等不良情绪。另外,当下,较高的社会竞争压力使得父母寄予青少年的期望值也相对较高,并给予了过多的保护性干涉,这使得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无法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一个良好且正确的认知,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后,多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对此类青少年的照护过程中,不仅需要从青少年自身角度出发,鼓励其以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事件,同时作为青少年的父母,应多从子女角度出发,避免将过多的压力及期望强加到子女身上,应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1.2童年不良经历
童年时期比较常见的不良经历,如父母离异、家庭变故、身心虐待、贫苦等均会对青少年的生活及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且这些青少年在成人之后也会产生诸如自卑、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并伴有安全感及自信心缺乏及莫名其妙的压力等,或者表现出无法信任别人、防御性以及攻击性较强等特点,他们多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痛苦或面对当前的困境。此类青少年,需要从其童年角度出发,去了解其童年时期的痛苦经历,通过专业的情感疏导及心理护理干预等,消除其负面情绪及不良体验,分散其注意力,给予其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正面熏陶。
1.3负性生活事件
在青少年人群当中,比较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包括人际冲突、学习压力、青少年时期的情感问题等。一般情况下,个体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与其非自杀性自伤之间显示出了密切的正相关性,所受到的伤害越重,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也越严重。在给予此类青少年照护期间,应引导其以正确乐观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时常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调节心态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及情感问题等。
2、心理学因素
2.1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指的是一种个体的精神活动,具有比较稳定且持久性较强的特征性表现。在通常情况下,人格特征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⑴通常会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则无法进行改变。⑵人格特征本身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差异性及完整性。某些表现出喜欢竞争、好胜心较强、比较霸道且无耐心的人格特征则相对而言更易导致非自杀性自伤的出现。面对一些具有比较极端的人格特征的青少年,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刺激性或者攻击性的语言,注意态度温和,语言和善,拉近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取得信任后寻找其中问题给予解决。
2.2性格特征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性格特征而言,内向性格以及缺乏自信的青少年,其情绪发泄途径相对较少,也并不合理有效,更加容易发生非自杀性自伤。一旦经历突发事件后,可能会选择以非自杀性自伤等极端的方式来达到缓解自身不良情绪的目的。另外,一些乐于追求刺激、冲动性格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当中通常不考虑后果,喜欢做一些危险性及刺激性均较高的行为,导致非自杀性自伤情况的发生。照护有这些性格特征的青少年时,应指导其以正确的途径发泄不良情绪,将关注点及思想转移至正确的方向,例如选择打球、跳舞等方式疏泄情绪,面对追求危险行动的青少年,应提供安全健康的可替代行动,替代不良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
2.3情感难言症
情感难言症是1972年由Sifneos所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患者不能领悟及适当地表达情绪,也并不具有幻想能力,既往的思维方式相对而言趋于现实且较为刻板,无法准确合理地将自身的情绪感受以及内在体验进行区分。既往也有研究发现,情感难言症与其自我伤害之间通常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这也提示了情感难言症与其自伤性行为之间的密切关系,也由此更加有利于理解情感难言症所造成自伤及自残之不良影响。在进行护理干预时,可通过对其面部表情、行为特征的观察,对其情绪及内在想法进行初步评估,随后在与其交谈期间读取青少年的想法,之后给予针对性的疏导。
3、生物学因素
3.1 5-羟色胺
5-羟色胺在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维持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曾有相关报道指出,若5-羟色胺在人体大脑皮层当中的水平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则有可能增加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生风险,原因是大脑皮层本身与情绪回路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具有控制及调节情绪回路的效果。一旦5-羟色胺在大脑皮层当中的表达水平异常或者发生功能失调则会对人体的情绪活动带来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情绪失控,由此产生悲观的情绪以及认知上的改变,从而导致危害性行为的发生及发展。
3.2内源性阿片类
按照内源性阿片理论所述,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等一系列的行为可促进并加快内源性阿片类的释放,而因此所释放的阿片肽通过自身的作用环节反馈性地增加了愉悦感,这可能是导致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反复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3.3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被认为是用于调节中枢功能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中下丘脑本身来自不同的神经递质系统,例如单胺类的神经递质。因此,对于合并存在情感障碍的青少年患者而言,其神经内分泌功能受到相应的影响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单胺类的神经递质系统带来不良影响,导致其表达水平的异常,此时青少年患者会相应地表现出攻击性以及冲动性的情绪特点,这也增加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生风险。
4、临床因素
目前导致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常见疾病包括了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一旦上述精神类疾病未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干预,则会随着这些疾病的进展而增加非自杀性自伤发生的风险。在实施护理干预时不仅需要严格配合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及行为矫正,同时还要针对其不同的疾病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例如指标监测、心理疏导、用药指导、情感支持、健康教育等。
5、其他因素
应激事件主要指的是因危险突然来临或者因外界情况突然改变而导致一种情绪状态的一类事件。可诱发应激事件的原因较多,可能来自躯体,也可能来自心理或周围的社会环境。青少年本身处于一个比较敏感的心理发育期,在此段时期应激事件发生风险相对较高,且缺乏正确的应对方式,往往会以比较偏激的方式来缓解应激事件带来的不良情绪,这也增加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发生的风险。面对此类青少年,应从其心理发育状态出发,从青少年自身及家长的角度获取其既往发生应激事件的原因,并对其高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及判断,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包括心理支持、配合情景模拟训练、加强体育锻炼、放松训练等,以减少应激事件对青少年心理状态带来的不良刺激。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塑形期,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生物学的因素等都在这一时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及社会环境,让青少年们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安庆市第六人民医院 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