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AI赋能工业质检,助力行业智能化升级
文章字数:914
  11月11日,在位于合肥的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AI质检实验室,自动化质检设备正在对空调进行检测实验,当产品的铭牌等出现残缺,机器便会自动发出警报声。
  “家电下线测试通常需处理声纹、图像、语音等多模态数据,且现场环境复杂多变,普遍面临数据采集与分析双重困境,致使大量数据沦为信息孤岛,制约了测试、质量管控与生产效能的提升。”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工业AI产品总监黄伟介绍,基于企业建立的约1.2万小时的家电工业声纹数据库和39万多条的多模态测试预训练数据库,自主研发了工业AI质检系统,推出了多模态AI质检方案。
  记者看到,实验室中的质检设备内部有多个摄像头,还能在质检时进行语音对话,“小优小优,请把空调调到26度。”随即,空调调整了温度。
  “这套质检设备在检测外观缺陷的同时,也会进行声音测试。”黄伟告诉记者,在实际的工业质检生产线上,每个质检设备都配有多个摄像头和麦克风,用来识别商标以及其他细小的文字等,能智能化精准捕捉家电产品缺陷。
  黄伟介绍,通过“声纹+视觉+语义”等多模态技术融合,设备具有智能分析决算、在线实时分析、全流程数据回溯等功能,可一站式完成产品外观、功能、语音交互及异音在内的7大类30余项检测任务,对产品缺陷的智能化精准识别,综合准确率高达99.5%。
  “有了这套质检设备,工业的质检效率大大提升。以空调检测为例,该方案可在十几秒内自动完成30余项检测,相比传统人工方式,在检测效率、检测覆盖全面性和产能方面均实现显著提升。”黄伟说。
  目前,这套质检方案涵盖空调、冰箱、热水器、电视机等主流家电品类,已在多家知名家电企业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累计质检家电产品整机、零部件超2200万次,为生产线迈向少人化、无人化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创新平台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成立于2021年的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自成立起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布局“AI+工业”赛道,以声学、视觉、多模态及认知等方向为重点,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并取得了系列突破。自研132mic麦克风阵列,实现了170米远距离、小于1度的高精度故障定位;首创国内工业领域高分辨率快速超声成像算法,实现实时3D工业材料无损检测……这些创新成果用人工智能赋能智能制造,助力行业实现智能化升级。
  (安徽日报记者 鹿嘉惠 实习生 吴子渔)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