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龙小科”“蟾小助”带你探秘地球的“脉搏”
文章字数:1225

“大家好,我是龙小科!”“我是蟾小助!”视频一开始,两个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就蹦到了屏幕前。它们不是普通的动画角色,而是安徽省地震局精心打造的科普宣传IP代言人。龙小科,灵感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龙,象征着穿越大地、洞察深远的科学探索精神;蟾小助,则融合了古代传说中预示地震的蟾蜍形象,化身成为科学监测、预警灾害的现代助手。这部由安徽省地震局推出的科普微视频《龙小科带你了解郯庐断裂带》以其新颖的视角、生动的表达和科学的深度,成功将一条沉睡亿万年的断裂带“讲”进了公众心里,
特别是孩子们的心中。这一次,它们的任务是挑战一个听起来有些“硬核”的主题——郯庐断裂带。但龙小科和蟾小助却用一种极具趣味性和想象力的方式,把在我国境内长达2400千米的巨大地质构造带变成了一个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故事。
“地球上大多数地震,都是发生在断裂带沿线及其附近,所以形象地说,断裂带就是地震的‘家’。”视频中,龙小科用稚嫩的声音开场。它配合着充满趣味性的动画科普了地震的成因,让大众对“地震”这类自然灾害有了初步的认识。“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地区一条十分重要的深大断裂带,它以山东郯城与安徽庐江这两个地方来命名,从古至今郯庐断裂带沿线以及附近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随着镜头画面的转换,短片配合着龙小科的叙述,将郯庐地震带的“前世今生”向大众娓娓道来。“啊,好可怕啊!”此时,肯定会有观众同蟾小助一样产生害怕的情绪,面对蟾小助提出的这个许多人关心的问题,视频没有回避,而是给出了科学而令人安心的回答。龙小科解释道:“但总体来说,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地震活动性相对较弱,现代地震活动水平也相对偏低,小伙伴们不用担心。”
随后,视频里的龙小科又着重介绍了安徽省地震局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同时联合高校院所,对郯庐断裂带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健康体检”,并不断推进对该断裂带的深入研究,实时监测其微小的活动和应力变化,仿佛给大地安装了“听诊器”和“CT机”。
《龙小科带你了解郯庐断裂带》最成功之处,在于它完美实现了科普工作的核心价值:传递知识,消除恐慌。
通过龙小科和蟾小助的趣味对话,视频清晰阐述了“有断裂带≠必然发生大地震”的科学观念。它告诉观众,了解断裂带、知道地震分布规律,不是为了让人人自危,而是为了让我们更清醒、更从容地知道风险所在,从而更好地防范,实现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全链条科普。
该作品在安徽省地震局官方微博、科普微信公众号等融媒体平台播出,广泛推送至中小学校开展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科普活动,受到了一致好评,其以轻松活泼的风格,尤其受到了中小学师生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并因此荣获安徽省科技厅2024年度安徽省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一等奖。这部微视频,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科普实践,更是一次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精彩示范。它证明了,哪怕是最“硬核”的科学知识,只要用真心和创意去烹饪,也能变成一道人人爱吃的“科普佳肴”。 (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