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振兴工厂”助力村强民富
文章字数:696
  8月28日,笔者走进淮北市相山区新亿鑫服装厂,高速运转的缝纫机嗒嗒作响,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熟练地进行缝制、熨烫、质检,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原先这家服装厂只有4间门面房,村里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成面积2500平方米的厂房并吸引新亿鑫服装厂入驻,带动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相山区渠沟镇钟楼村党总支书记张超说。
  钟楼村位于渠沟镇西部,曾是乡政府所在地,穿村而过的国道两侧遍布400家商户。近年来,该村充分整合土地、资金、市场等资源,通过村企合作方式,建成生产加工型“乡村振兴工厂”3个,实现村集体年增收45万元,带动300余名群众就业。
  “我现在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每月工资4000元。”40岁的缝纫工徐娟手指翻飞,布料在她手中渐渐成型。
  新亿鑫服装厂厂长宋海华告诉笔者,工厂隶属于宁波亿鑫服饰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各类工装服饰加工,常年订单不断。“纺织服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通过按件计酬、弹性上下班制,吸引当地17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要照料家庭、无法远行的乡村富余劳动力,如何实现灵活就业和收入稳定?在钟楼村,随着“乡村振兴工厂”的到来,很多出不去的“宝妈”变身上班族。
  35岁的陈影过去在相山经开区上班,每天来回路上要耗费1小时。2023年9月,安徽佰特包装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入驻钟楼村后,陈影成为企业装卸工。
  “如今村里有了工厂,照顾家庭的同时,每天能收入100多元。”陈影说,像她一样,佰特包装已吸纳40多名妇女就地就业。
  “我们引导各村盘活资源、资产,因地制宜招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工厂、农副产品加工车间,按照‘计件付酬、多劳多得、灵活就业’的方式让村民就业增收,已创造1000余个就业岗位。”渠沟镇党委书记王谭俐说。 (吴永生)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