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科技赋能巡察整改提质效
文章字数:727
  “经过对户籍、耕地面积等数据要素进行比对,这11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数据出现异常……”日前,固镇县十一届县委第二巡察组在对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领域开展专项巡察时,依托大数据比对,发现存在补贴发放面积大于耕地实测面积、重复领取补贴等问题。
  接到巡察组的问题反馈,固镇县农业农村局立即组织11个乡镇对2017年以来全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情况开展全面自查,并对核查发现的违规发放补贴问题启动追回程序,目前共追回补贴4.25万元。
  这是固镇县运用大数据思维赋能巡察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基层监督实践中,巡察工作常面临‘点多、线长、面广’的难题。过去主要依靠人工查阅账册资料,耗时耗力。”固镇县委巡察办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固镇县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与巡察工作的深度融合路径,创新构建“大数据+巡察”工作模式,通过“线上”精准发现问题,助推“线下”定向跟进处置,显著提升巡察监督的精准性、规范性和高效性。
  在具体操作层面,巡察前,固镇县委巡察办运用大数据思维,聚焦被巡察单位主责主业和权力运行关键环节,收集整合农业农村、医保、民政、公安、卫健、市场监管、财政、人社等部门数据资源,分类建立动态更新的联动“数据库”,夯实数据基础。巡察中,通过跨部门数据的深度比对、统计和分析,打破长久以来的信息壁垒,让惠农补贴发放、救助资金使用等领域的异常数据无处遁形。
  “有了‘大数据’的碰撞,我们巡得更深、察得更透。”固镇县委第二巡察组组长表示,新模式形成了从巡前数据采集、巡中分析摸排到巡后归集定性的严密闭环,巡察组入驻后能够直奔重点、直指要害。今年以来,固镇县巡察机构利用“大数据+巡察”模式,比对220余万条信息,共发现问题165个,移交问题线索51件,挽回经济损失132.15万元。
  (安徽日报记者 孙言梅 通讯员 刘乐 孙艳艳)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