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
“三新”重要论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李忠伟
文章字数:1780
  2021年第9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对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下简称“三新”重要论述)作出了全面系统阐释。“三新”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发展的理论指引,对高校思政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将其融入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文章从教学内容、方法、实践三方面,探索有效实施路径,为思政课改革提供参考。
  一、推动教学内容与“三新”重要论述深度耦合,筑牢理论根基
  高校思政课需系统性解构“三新”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将其核心要义拆解为可融入课程的具体模块。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可结合“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论述,通过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阐释当前发展阶段的客观必然性;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将“新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形成理论脉络的有机衔接。
  在教学实施中,注重案例选择的典型性与时效性。讲解“创新发展”时,可引入华为鸿蒙系统研发、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等案例,具象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成效;阐释“协调发展”时,对比京津冀协同发展前后的区域经济数据,直观呈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同时,建立动态更新的教学案例库,按“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个维度分类收录素材,涵盖最新前沿领域,确保案例既能反映理论内涵,又能回应社会热点。
  二、创新沉浸式教学方法,激活认知体验
  在“三新”重要论述教学中,情景模拟需强化角色代入的真实性与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以“新发展格局”主题模拟听证会为例,可设置政策制定组、企业代表组、消费者维权组等多元角色,围绕“如何扩大内需与提升供给质量”设置阶梯式议题,从个税改革对消费的影响到产业链升级的路径选择,引导学生在立场博弈中理解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同时,引入实时数据反馈机制,在讨论中穿插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等数据图表,让抽象理论争论锚定现实依据。
  VR技术的应用应注重场景的典型性与交互性。选取雄安新区“未来之城”规划、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等标志性实践场景,通过三维建模还原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等细节,学生可通过虚拟操作查看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与协同机制。此外,结合“新发展理念”设计虚拟决策任务。如在绿色发展模块中,学生需权衡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注意观察环境指标与经济数据的变化。
   三、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提升践行能力
  社会实践教学需紧扣“三新”重要论述的实践导向,构建分层分类的活动体系。针对“新发展格局”,组织学生深入上海浦东等开放前沿,通过访谈外贸企业负责人、跟踪跨境电商交易流程,观察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联动机制;围绕“新发展理念”,安排生态保护区实地考察,记录光伏治沙、湿地修复等项目的实施过程,分析绿色发展与经济收益的平衡逻辑;聚焦“共同富裕”,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实践,参与特色产业培育等具体工作,体验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应注重长效合作与功能适配。与地方政府共建“三新”实践观测点,选取不同发展类型的县域作为样本,建立包含经济数据、民生指标的动态数据库,为学生提供持续跟踪研究的平台;与科技创新企业合作设立实践工作坊,学生可参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产学研项目,在技术转化过程中理解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
  实践成果的转化应强化问题意识与应用导向。要求学生在调研基础上形成包含数据支撑、问题分析、对策建议的实践报告,并针对发现的产业链短板、生态保护瓶颈等问题,组织与地方职能部门的专题座谈。鼓励学生将实践中形成的思路转化为具体行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对“三新”重要论述实践价值的认知,实现理论认同向行为自觉的递进。
   四、结语
  “三新”重要论述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统筹教学内容、方法与实践。本文提出的耦合教学内容、创新沉浸方法、拓展社会实践等路径,为理论落地提供了可行方案。未来需持续优化内容体系、创新教学形式、深化校地协同,让学生深刻领会“三新”重要论述内涵,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深圳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三新’重要论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编号:szjy22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