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产业与科创深度融合 不断碰撞出新火花
——芜湖:新质生产力逐新而上
文章字数:1468
  工厂里机械手精准焊接、矿山里无人矿车高效装卸、低空经济不断壮大……8月的芜湖,不仅天气热辣滚烫,生产线、实验室、车间里的创新实践同样如火如荼。产业与科创深度融合不断碰撞出新火花,经济发展新动能澎湃,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逐新而上。
   企业担纲唱主角
  产业“新新”向荣

  车载音乐中小憩或享受驾驶乐趣,已成为消费者更高端的需求。来到奇瑞汽车“伯牙之音”实验室,外面的噪声瞬间被隔绝在外,技术人员正紧锣密鼓地对新研发的伯牙音响系统进行性能测试。依托最新智能算法,这套音响系统能让车内瞬间变身音乐厅或演唱会现场。实验室音响音效首席专家仲旭说:“有了智能算法加持,23个扬声器可发挥最佳性能,给消费者带来媲美音乐厅的享受。”
  窥一斑而见全豹。奇瑞把对技术的创新、对体验的提升贯穿到汽车的每一处细节,一轮又一轮的新技术实验,不仅持续提升着奇瑞的产品体验,也引领着企业销售业绩一路攀升。今年上半年,奇瑞集团销量超126万辆,同比增长14.5%,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近年来,芜湖坚定不移走“产业+科创”的路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芜湖示范应用、迭代升级、产业孵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焕发勃勃生机。
  聚焦企业创新主体,该市梯度培育科技型企业,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着力打造领军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截至目前,现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6家,数量居全省第二位;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09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350家,数量分别排名全省第二、第三。
  围绕补链强链延链发力,该市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合作、融通创新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市共组建创新联合体9家,涵盖产业链上下游单位100余家,其中企业占比超四分之三。国产化芯片控制器平台、飞机航电国产化及适航取证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国产替代或填补国内空白。
  打造科创大平台
  创新生态更具黏性
  近日,奇瑞全球研发中心——凤鸣研创中心完成启动交付,将承载奇瑞销售、研发、采购、质量管理等核心部门,成为奇瑞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枢纽。
  凤鸣研创中心,正是芜湖全力打造的“鸠兹科创湾”科创大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市拿出最优山水人文地段,高标准谋划建设创新园区18个、总面积超500万平方米,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从合伙人招引、平台建设、金融扶持等九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目前10个园区投入运营,入驻科创企业300多家。
  在湾沚航空智谷,这里已汇聚58家航空企业。安徽华明航空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良勇带领团队在此创业8年,与园区龙头企业合作,成功研发出国产航电替代应用技术。“通过园区企业的产业链整合,我们的研发时间大幅压缩,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产品竞争力大幅提高。”他说。
  良好的科创生态,还需要大院大所等创新资源的加持。成功试制超宽禁带半导体、完成6英寸金刚石材料等产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已经集聚了90多位创新人才,致力于微电子及半导体芯片研究和技术转化。目前已立项产学研项目46项,节约企业研发成本近千万元,产生经济效益超亿元。
  聚焦于为好产品找好场景、为好场景找好产品,芜湖市出台《芜湖市加快场景创新应用行动方案》,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及社会治理、社会民生等主题,探索出“场景引领+技术突破+体制创新+产业培育”的全流程场景创新路径。今年上半年,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发布2025年政府采购领域城市发展场景机会清单1100余项,加速成果转化落地,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
  在芜湖,以“产业+科创”为牵引,四链融合不断提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园高效转化,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省经新)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