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新形势下基层思想政治建设的现存问题与优化对策
文章字数:1557
  基层人员的思想政治素养与精神面貌,直接关系到单位整体运转效能与公共服务质量。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建设,既是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增强组织内聚力的内在要求,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举措。本文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系统剖析当前思想政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路径,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借鉴。
  扎实的基层思想政治建设,对队伍成长与单位发展具有多重意义。当前,我国基层思想政治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应清醒认识到,各种新矛盾、新挑战不断涌现,必须及时研判、积极应对,通过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建强工作队伍,持续提升基层党政工作的适应性、实效性和前瞻性。
   一、基层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现存问题
  (一)部分领导干部重视程度不足,“重业务轻思想”现象仍较普遍。在部分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建设仍存在明显的“重行政管理、轻思想引导”倾向。一些领导干部将绝大多数精力投入于指标考核、项目进度、应急事务等“硬任务”,认为思想政治建设属于“软指标”,投入资源有限,推动力度虚化。此外,部分领导对职工的思想动态、工作困惑、生活难题掌握不及时、不深入,未能以人格魅力和实际行动感召队伍,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脱节,难以真正触动心灵、激发认同与行动自觉。
  (二)多元价值观念交织冲击,正确思想引领的难度不断加大。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各种外来文化思潮与社会价值观借助网络平台广泛传播,民众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特别是一些非主流、错误甚至极端的思想借助算法推荐和社交网络大肆扩散,部分社会阅历浅、信息鉴别能力弱的青年群体容易受其误导,形成片面或偏激的认知,对正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疏离甚至抵触,大大增加了舆论引导、思想整合和价值塑造的难度。
  (三)工作队伍结构老化,创新不足与动力欠缺并存。目前不少基层单位政工干部队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知识体系更新滞后、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加之激励和容错机制不完善,部分人员工作满足于“不出错”“走过场”,缺乏主动创新、深入调研、精准施策的内生动力,导致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活力不强、形式大于内容、实际效果不理想。
  二、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建设的对策
  (一)创新教育模式与载体,强化技术赋能与精准施策。要主动突破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在形式、载体、话语上的路径依赖,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时代感、吸引力和覆盖面。应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根本原则的基础上,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入教育全过程,制定科学灵活、分层分类的培养方案,真正实现入脑入心。具体实践中,可充分依托微博、微信、短视频、内部学习平台等拓展教育渠道。例如,通过建立单位内部网络社群搭建开放平等的交流空间;运营优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政策图解、理论文章、典型案例、先进事迹;策划制作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短视频或微党课,以通俗生动、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核心价值。
  (二)突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营造信任和谐的组织氛围。基层单位应当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重要抓手,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团队建设、座谈交流等,真诚关心员工成长,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归属感、认同感和凝聚力。此外,要着力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沟通机制。领导干部应主动深入一线,“零距离”倾听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家庭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协调资源帮助解决,做到思想上引导、工作上爱护、生活上关心。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发挥长效。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的基层思想政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面临复杂环境与更高要求。必须转变传统工作思维,积极依托技术手段创新方式方法,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深情感共鸣,凝聚团队共识。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巩固共同思想基础、提升队伍战斗力,最终推动基层单位高效运转,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霍邱县潘集镇人民政府 贾仁军)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