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60℃铁轨上的“安全阀”:探访亚洲最大编组站上的信号工
文章字数:990
  七月的皖北,热浪翻涌。当大多数人避暑纳凉时,在亚洲最大的现代化编组站——阜阳北编组站,一群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电务段的信号工们正迎来一天中最“烤”验的时刻。脚下的铁轨温度逼近60℃,头顶烈日,穿梭于密集的股道间,为编组场上的减速器进行“体检”。
  清晨7点,巨大的编组站早已被热浪包裹。地表蒸腾的热气扭曲了视线,钢轨反射着刺眼的白光。这时,信号工们已准时到岗,开始他们与高温赛跑的“天窗”作业时间。这段从早晨7点到下午3点的时间内,他们要利用“列车停轮”运行间隙,完成对上、下行驼峰场53条轨道、128台减速器的全面“体检”。
  “减速器就像给飞驰的列车‘踩刹车’,直接关系到编组列车的安全和效率。”即将退休的信号技师刘敬卫一边用衣袖擦汗,一边用工具调试着设备,“减速器在列车编组过程中,利用雷达精准控制减速器的动作,使溜放下来的车辆在指定位置平稳减速,最终安全、准确地接入预定轨道。”阜阳北编组站是“亚洲最大现代化编组站”,地处京九大通道的中部“咽喉”,衔接京九、青阜、漯阜、阜淮、阜六5条铁路干线,是路网“一主两翼”运输战略的重要节点,日均发送货物2万余辆。这里任何一处减速设备失灵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全国路网的畅通。
  烈日炙烤下,金属设备表面温度达到60℃,徒手触碰极易烫伤。信号工们需要穿着厚实的工作服、戴上遮阳帽和手套,在毫无遮挡的股道间弯腰、下蹲、仰头,检查每一个部件,紧固每一颗螺丝,测试每一处开口尺寸。汗水顺着额头流淌,浸透衣衫,又在高温下迅速蒸发,留下一圈圈白色的盐渍。豆大的汗珠滴落在滚烫的钢轨上,瞬间化作一缕青烟。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最热的时候,感觉空气都是烫的,呼吸都变得困难。
  为了预防高温中暑,合肥电务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据阜阳北车间工程师王枭介绍:“段工会及时将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发放到每位职工手中;作业中不间断供应充足的清凉饮用水、盐汽水等;同时灵活调整户外作业时长,密切关注职工身体状况,一旦发现不适,立即安排休息。”
  下午3点,“天窗”作业结束。信号工们被汗水浸透的背影,在蒸腾的热浪中显得格外清晰。在60℃的滚烫铁轨上,他们用汗水诠释责任,用坚守为京九大动脉的畅通保驾护航,为全国经济的“血管”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些编组站上的“信号医生”,在高温下默默奉献,确保着每一趟列车的安全通行,是铁路运输安全不可或缺的守护者。
  (通讯员 武剑 全媒体记者 李伟)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