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
发布日期:
“一带一路”视域下聊城运河文化在西班牙语国家的传播策略
王立群
文章字数:177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京杭大运河聊城段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是辉煌灿烂的古代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是当之无愧的民族文化符号和国家文化名片。要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就必须讲好聊城运河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与西语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关系正不断深化。但受地理位置、语言、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中国与西语国家文化交流相对滞后,聊城运河文化在西语世界认知度较低。
  向西语世界展示聊城运河文化的魅力,有助于提升中国在该地区乃至全球的国际形象和文化竞争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也能增进西语国家民众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为进一步深化双方的经贸合作、巩固“一带一路”的经贸成果奠定基础。另外,在西班牙语国家宣传聊城运河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聊城大运河和聊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西语国家的游客,促进聊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活力。
  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结合西班牙语国家国情文化的实际,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受众及传播效果层面出发,可以为聊城运河文化在西班牙语国家的传播制定行之有效的传播策略。
  一、聚众人之力
  从传播者的角度,聊城运河文化的传播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首先,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加强聊城运河文化对西传播的统筹规划,积极承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以便为聊城运河古都文化的传播制造契机;其次,聊城运河文化景区应为相关景点的文字介绍增加西班牙语版本或提供西班牙语导游服务,以便为西班牙语国家游客提供便利;高校学者也要做好聊城大运河文化的研究及文化典籍西译工作,同时要加大研究成果的国际宣传力度;留学生及华人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传播者。因此,要培养在西语国家的聊城籍留学生及华人传播聊城运河文化的意识,提高其传播聊城运河文化的能力;除了借助孔子学院等官方组织的力量,也要充分发挥海外华侨社团和文化交流协会等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发挥跨国公司的作用。
  二、传播运河文化精华
  应向西班牙语国家传播聊城运河文化的精华,既包括与大运河聊城段有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如闸坝、水利工程、寺庙及会馆等,也包括传统技艺、歌谣、舞蹈、民俗、美食、典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内容的传播,让西语国家民众既能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能领略大运河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奋斗进取精神、创新协同精神及融合共生精神。
  三、创新传播方式
  在充分利用官方网站以及国内外主流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的同时,也要借助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聊城运河文化进行多维呈现;另外,要积极推动与聊城运河文化有关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大力开发面向西语国家的运河文化主题游、加快聊城运河文化相关典籍的西译、积极创作与聊城运河文化有关的西班牙语影视作品等;还可以通过与西班牙语国家著名运河城市(如巴拿马城、霍奇米尔科、瓜塔佩等)缔结友好关系或进行运河文化交流的方式提高聊城运河古都文化的国际知名度。
   四、了解西班牙语国家受众的需求与喜恶
  充分调研西班牙语世界与中国在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异同,了解受众的需求与喜恶,在向西语国家民众传播聊城运河文化时,找准受众的关注点和禁忌点,选取西语国家民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确定具有针对性的传播方案,极力避免在传播过程中与当地民众产生文化冲突。
   五、建立聊城运河文化在西班牙语国家传播的反馈机制
  成立专门负责聊城运河文化传播的机构或组织,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定期对各项传播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评估各种渠道传播的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适时调整传播策略。
  总之,在“文化强国”和“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聊城运河文化面向西班牙语国家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充分调研西班牙语国家国情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传播格局,有助于借助多种传播路径的协同作用,推动聊城运河古都文化在西班牙语世界的高效传播。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两河文化研究”专项课题“‘一带一路’视域下聊城运河文化在西班牙语国家的传播策略研究”(ZXKT202522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