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从“铜都”到“智造高地”, 一根细线绕出转型新路
文章字数:796


  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的脚步,7月4日记者走进安徽铜陵——这座曾以“中国古铜都”闻名的城市。如何摆脱“一铜独大”的路径依赖,实现华丽转身?答案,或许就藏在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
  数字化车间里的“智造”密码
  车间内的数字化看板实时跳动,精确掌控着每一个生产环节。“我们生产的电磁线,每公里重量误差严格控制在0.1克以内。”公司总经理秦兵向调研组介绍。精达的秘诀在于“主攻高端”战略。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20个研发平台,深度攻关核心技术。仅新能源汽车用扁线这一项高端产品,就为公司带来了高达40亿元的营收。
  AGV无人搬运车灵活穿梭,替代了传统人力运输;厂房屋顶的光伏板年均可减少碳排放8600吨;集成化的数字化平台更是将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了30%。凭借在细分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精达荣获了“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在这里,传统铜加工正焕发出智能、绿色的新生机。
  “细线传奇”背后的产业强支撑
  精达的“细线传奇”,是铜陵铜基新材料产业强势崛起的一个缩影。作为安徽省内唯一覆盖铜开采、冶炼、加工到终端应用全产业链的城市,铜陵已成功构建起7条完整的铜基新材料产业链条。2024年,这一产业集群产值已达719亿元,成为城市转型的核心引擎。
  从铜陵有色生产的世界级高品质电解铜,到精达集团在全球电磁线领域占据领军地位,铜陵正将深厚的“铜”资源禀赋,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高端制造的新动能。在精达的装箱区,记者看到一批批标着目的地“德国”的高端漆包线整装待发。这根由安徽铜陵“智”造的精细铜线,即将开启它的环球之旅,也标志着这座古铜都正在世界高端制造版图上刻下新的坐标。
  铜陵的实践生动证明,摆脱“一铜独大”,并非抛弃传统优势,而是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链条延伸和绿色智能升级,让“老树”深扎新土,开出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花”。一根根看似普通的铜线,正牵引着铜陵从资源型城市向现代化产业强市稳步迈进。 (全媒体记者韩如意)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