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国际深空探测学会成立
文章字数:997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韩如意 黄文静)7月7日,国际深空探测学会成立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该学会是由中国政府批准、国内科技界发起、全球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共同参与的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联合国外空司、国际宇航联合会等16个国际组织和全球70余个政府部门、航天机构、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等发来贺信贺电。国家航天局、民政部、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多国驻华使馆、科学家和相关组织机构代表100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国际深空探测学会理事长吴伟仁院士在采访中介绍道,当前国际深空探测蓬勃发展,人类拓展文明、和平利用并可持续发展外层空间是全球共同愿望。为此,学会将围绕月球探测、行星际探测、小行星防御等,研判国际发展态势,探索前沿科学与技术路径;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活动,凝聚全球科学家智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普教育,促进全球科技人才培养;出版国际学术刊物,评选国际重大项目和杰出科学家;参与外空规则制定,推动外层空间和平利用与长期可持续发展。学会力争十年内吸纳500个科研单位会员及10万名科学家个人会员,携手探索宇宙奥秘,赓续人类文明。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刘旭在采访中表示,国际深空探测学会是我省首家国际科技组织,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是我省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新举措,是开展民间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新渠道,也是引进国外高端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成果转化、培育空天信息产业的新平台,对提升我省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话语权和影响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尤其是科技创新策源地必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接下来,省科协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建立完善我省国际科技组织议事协调管理机制,强化学会党的领导,发挥学会党组织保证、促进、监督功能;主动对接中国科协,做好学会日常运行服务保障工作;研究出台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科学资源开放等扶持政策,支持学会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确保建成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科技社团,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学会的成立对中国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全球航天界协同创新的重要标志,对于汇聚全球力量、推动科技进步、深化文明互鉴、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大会期间,审议通过了学会章程,选举了首届理事会。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当选学会首任理事长。